第104章

类别:穿越架空 作者:谢知筠浅春山 本章:第104章

    谢知筠已经习惯一日好几回的有请,也没问是何事,她直接起身,接过披风快步往外行去。

    刚一出卧房,一阵冷风迎面吹来,让人面皮生疼。

    今年的冬日比往年都要早一些,谢知筠仰头看了看天,只希望今年不会那么冷。

    等她到荣华堂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在。

    最近卫英要操心家里的事,已经搬来荣华堂同崔季同住,二夫人和卫宁安一起搬去了倦意斋,专门陪伴沈温茹。

    等谢知筠坐下,崔季就开口说:“方才守城军了信来,说最近城外经常有异动,尤其是城东怀邺门,半夜经常听到响动。”

    谢知筠微微蹙起眉头:“是什么动静,可有查清楚?”

    卫耀这几日都是住在州牧府的,闻言便道:“长嫂,据说是鸽子。”

    “每一日从城东飞出的鸽子数量不同,黑灯瞎火的,他们一开始也瞧不清楚,最后才发现是鸽子。”

    他不等谢知筠询问,直接道:“鸽子身上并没有密信,几乎什么都没有,都只是普通的鸽子,甚至不是信鸽。”

    谢知筠蹙起眉头。

    纪秀秀想了想,问:“会不会是巧合?”

    卫耀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府丞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

    他这几日都在州牧府熬着,虽然每隔一日谢知筠跟卫英都会去一趟,但重担还是压在他单薄的身上。

    家里主事的人是谢知筠,但他一样压力很大,担心父亲、兄弟,也担心虞晗昭,没有一日能熟睡到天明的。

    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事,所以崔季没有劝他,让他自己去面对,去习惯。

    谢知筠一直摩挲着茶杯,片刻之后,她忽然抬起头:“定西王府我记得最近是没有任何异动的。”

    卫英道:“是的,从战事刚起时就已经派人围住了定西王府,最近定西王府甚至减少了采买,每隔一日才会采买一次。”

    谢知筠放下茶杯,面色有些严肃。

    她抬眸看向卫英:“姑母,我们不如去探望一下王妃。”

    “外面打仗,我担心王妃会害怕,我们要关心王妃的。”

    听到这话,卫英先是愣了愣,旋即便便了眼色。

    卫英看了看崔季,崔季便问:“你的意思是?”

    谢知筠直接起身,对冯放道:“点一千人随我来。”

    安排完,她才看向崔季,面色非常沉重:“我怀疑定西王跑了。”

    两刻之后,谢知筠、卫耀和卫英领着一队人马团团围住了定西王府。

    老管家听到消息,面色难看地出了王府,神情很是不愉。

    “少夫人,您真是何意?”

    谢知筠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他,目光不悲不喜。

    自从战事以来,谢知筠衣着越发简朴。

    她平日都是穿好活动的窄袖骑装,头上只戴那支卫戟送她的簪子,其余的装束都没有。

    但她越是这样,身上的气势越盛,让心怀鬼胎的人见了就哆嗦。

    老管家被她这样睨了一眼,不由退后半步:“少夫人,定西王府是什么地方,你想硬闯吗?”

    谢知筠忽然笑了。

    她抬起手,比了一个动手的手势,然后才道:“老管家,邺州是什么地方,难道不是由我卫氏说了算吗?”

    她说罢,又忽然叹了口气:“之前家里太忙了,只急匆匆让人保护王爷和王妃,倒是未曾过府看望,这几日姑母日夜不能寐,生怕王妃胆子小,吓出病来可不好,所以我想着还是陪着姑母过来看望一二。”

    “老管家,我们这是正经拜见王爷和王妃,不行吗?”

    老管家已经被士兵们架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急得脸红脖子粗,却完全挣脱不开。

    谢知筠抬头看向定西王府里面的府兵,笑容和善。

    “老管家请咱们进去呢,”谢知筠回头看向卫英,“姑母,您先请。”

    卫英低头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然后道:“我的温纯,母亲来看望你了。”

    98第二百一十九章

    跑了

    整个定西王府,除了老管家,其余的府兵没有一个人反抗,他们甚至还给谢知筠带路。

    等谢知筠等人进了王府后院,才发现府上的下人们都被关在后厢房,除了老管家和府兵们,府中已经没有多余的人了。

    定西王司马翱和定西王妃沈温纯早就不在府中。

    谢知筠面色微沉,却没有发怒,她看了一眼冯放,道:“王爷和王妃失踪,我很担心他们遭遇不测,大齐的奸细无处不在,必要好好调查一番。”

    她道:“把老管家和府兵首领请回去,让他们仔细回忆一下,王爷和王妃是何时失踪的。”

    谢知筠说完,然后直接道:“以后定西王府上下事宜由肃国公府暂时接管,闻副尉,你守好定西王府,若是以后王爷回来发现府中能有什么损坏,唯你是问。”

    谢知筠飞快吩咐完,然后便看向卫英:“姑母,家中还有事,我先回去了,您看一看府上有什么线索,好能快些寻到表妹。”

    既然沈温纯这么想认下卫氏,那谢知筠就让她认。

    卫英同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郑重点头:“我知道的,那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上心的。”

    从定西王府出来,谢知筠的面色才沉下来,她深吸口气,重新调整了一下表情,面上甚至还带了些笑意。

    卫耀跟在她身后,两人纵马飞驰,一路往肃国公府赶。

    “长嫂,此事不对?”

    谢知筠道:“太不对了,回去再议。”

    等回到肃国公府,邺州府丞以及两名主簿都已经等在前庭书房了,一起等候的还有卫苍留下的老将军周成林,主管西郊大营的李济业等人,崔季和纪秀秀也在。

    谢知筠见崔季已经请好了人,不由松了口气,她同卫耀快步而入,道:“定西王和定西王妃失踪,他们府上的所有仆役都被关在后厢房,这一个月都是由老管家来主事。”

    “我已经让人把府兵和老管家都送到大营,柳副将擅长审问,看看他是否能问到线索。”

    崔季听到这话,不由蹙起眉头。

    王府丞闻言思索片刻,他问:“那之前士兵们发现的鸽子,是什么意思?”

    谢知筠坐下来吃了口茶,缓了缓才道:“我认为,鸽子就是简单的给司马氏传信,告诉他们王爷和王妃不在府上,让他们安心。”

    王府丞愣了一下:“让他们安心做什么?”

    说到这里,在场众人皆是脸色一变。

    谢知筠放下茶杯,她沉声道:“让他们安心,即便北越军攻打邺州,王爷和王妃也不会成为人质,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也不会担上不顾至亲的坏名声。”

    话音落地,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或重或轻的喘息声。

    片刻之后,周老将军沉声开口:“凤岭事发之后,北越军已经调拨五万兵力赶往凤岭,剩下还有十几万兵力没有挪动。”

    “司马翎就是吃准了将军和虞将军的良心,知道他们不会放任大齐攻入北越,所以就死皮赖脸,根本就不发兵。”

    “若是他们要对邺州动手,我们即将面对的是十几万兵力。”

    这话一说,在场众人就又沉默了。

    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很沉重,北越这种种动作,只有一个企图,那就是要趁着卫苍和卫戟领兵在外,攻打邺州。

    谢知筠见众人面色凝重,想了想,便道:“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若司马翎真的这般愚蠢,即便那他们敢来攻打邺州,也不可能让他打赢。”

    “若真的如此,那司马翎也不配再做皇帝了,”谢知筠声音很坚定,“但它即便是个猜测,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老将军,您用大将军的印信,给其余六州下发政令,告知他们提前准备好粮食和柴火,若有事出,则由湖州牧,太兴牧,张将军和东方将军一起主持边关运粮,输送物资之事。”

    无论如何,要先保障边关。

    周老将军整肃道:“是。”

    谢知筠想了想,继续道:“李副将,王府丞,明日请您二人去一趟城外,让城外的百姓都存好粮食和木柴,做好过冬的准备,就说近期可能要落大雪,让他们注意保暖和雪灾。”

    两人也起身道:“是。”

    然后谢知筠才道:“明日我同姑母、二弟一起去看一看城防,看看是否有疏漏。”

    “母亲,三弟妇,冬衣的事就要交给你们了。”

    这一连串安排完,谢知筠喘了口气,郑重看向众人。

    “司马翎心眼跟针那么大,他心里全无家国天下,也没有黎民百姓,只有他自己的权柄,我们不能肯定他不会做这样愚蠢的糊涂事,”谢知筠道,“所以,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我话放在前面,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

    “不能给父亲和小公爷添麻烦,不能让边关的士兵们操心自己的亲人,担心家人的安危。”

    “我们要自己抗住。”

    所有人都跟着起身,他们异口同声:“我们自己抗住!”

    傍晚的时候,卫英回来了。

    她面色有些凝重,一回来就让众人都去荣华堂,道:“我查过,他们府上确实有鸽子,但只剩下最后几只了。”

    “询问了养鸽子的小厮,小厮说王妃喜欢吃鸽子汤,所以府中养了几十只鸽子,他也不知道老管家为何要放鸽子。”

    谢知筠道:“守城兵发现的几只鸽子,身上都没有信笺,应该只是报平安的,但我们不敢肯定。”

    “姑母,此事便放一放,他们家中可有什么线索?”

    卫英摇了摇头,面色有些疲惫。

    “什么都没有,一片纸叶子都没留下,衣服和金银首饰没带走多少,我估计他们是乔装打扮,借用了别人的身份偷偷出城的。”

    纪秀秀就道:“是的,两三个月前进出邺州就要加紧盘查了,所带行李也要查,为了保险起见,肯定不能带。”

    谢知筠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外面皎洁的月色。

    她叹了口气:“希望只是我们杞人忧天。”

    98第二百二十章

    边关奇袭

    铜川冬日很冷,冷风一阵阵刮在脸上,如同冰刀子一样割得人面皮生疼。

    不仅仅天气寒冷,冷风呼啸,更要紧的是铜川的风沙大,邺州等地生活久了的士兵们不习惯。

    好在铜川不缺水,有一条三源河流淌其间,士兵们用水并不麻烦。

    卫苍见士兵们每天都觉得喉咙痛,特地让人煮了甘草茶,能生津止渴,润燥防寒。

    他自己也喜欢吃这个,每天都要喝一大壶,才觉得好受一些。

    他身边的老将裴江海见他又去吃茶,不由道:“将军,少吃一些,吃多了也不好。”

    卫苍这才放下手里的茶杯,道:“虞氏那边有没有急报?”

    裴江海摇了摇头,神情有些迟缓:“暂时没有,但是……”

    但是最近凤岭那边打得很凶。

    卫苍神情淡淡,道:“没事,老大打了好多年仗,你别看他那样,性子沉稳着,从来不会慌乱。”

    裴江海迟疑道:“可将军,属下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卫苍叹了口气:“不踏实就对了。”

    打仗若是心里太踏实,反而不是件好事。

    他站起身,来到沙盘之前,指着地图上的几处边关道:“隆绥如今驻军最少,只有不到四万人,铜川人多一些,但易攻不易守,原本凤岭是最薄弱的一环,也是不太好防守,而且士兵较少。”

    “现在有了支援,应该能好一些,但北越军可不听我们的。”

    “这会有些棘手,但没有那么棘手,”卫苍道,“毕竟家国面前,内斗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裴江海陪在他身边,垂眸看着沙盘:“将军,您是知道那位右相的,他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我知道,所以我已经告诉了虞老哥,若有异动,立即联系。”

    “凤岭的位置很特殊,若是大齐放弃强攻凤岭,第一个就要对隆绥下手,以大齐大将军的习惯,他可能还会采用奇袭。”

    “就看老大要怎么办了。”

    此时的凤岭卫家军大营里,卫戟身上穿着军服,也正站在沙盘前,同带出来的副将孟斌和两位老将军道:“慕容凛肯定不愿意一直在这里浪费兵力,隆绥距离凤岭近,驻兵最少,他很可能转攻隆绥,奇袭突围。”

    孟斌气质文弱,却很是老成持重,他道:“若是他突袭,其实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再坚持下去,边关就要下暴雪了。

    士兵们会非常辛苦,百姓们被堵在城中,生活不便,会冻死很多人。

    大齐大将军慕容凛自然也知道,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军备粮草,若是一直僵持,于他们不利。

    所以他很可能要有新动作。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喊声:“急报,急报!”

    孟斌神情一凛:“报。”

    传信兵飞快跑入大帐内,一个滑铲便利落跪倒在地:“少将军,哨兵观城外动向,大齐左路先锋营有调动。”

    卫戟同孟斌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眼中的兴奋。

    “立即召集军队,我们直接出城去会会慕容凛。”

    卫戟握住自己佩剑,穿上铠甲,大踏步踏出营帐。

    寒风扑面而来,可卫戟却不觉得冷,因为头顶的乾日阳光灿灿,明媚地照在身上。

    卫戟看着眼前一片操练的热闹景象,深吸口气:“无论大齐这一次如何有备而来,无论要坚持多久,我们都不能输。”

    “我们也不会输。”

    孟斌跟在他身后,心中的气血一瞬翻涌上来,只觉得满心都是热血。

    士兵们迅速在操练场上排成队,卫戟两三步踏上高台,站在众人仰望的位置。

    阳光依旧炙热,照亮了他身上的铠甲。

    卫戟朗声道:“将士们,我们要出城迎敌,追击大齐先锋营。”

    下面的士兵们异口同声:“杀!”

    卫戟咧嘴笑了一下,那笑容很短,却是那么炙热。

    卫戟高声道:“杀!”

    “卫氏必胜!卫氏必胜!卫氏必胜!”

    随着士兵们整装待发,铜川城门应声而开,门外是一片被鲜血染红的荒芜地。

    在这一片地上,这大半个月来发生了大小十几次战斗,死伤者不计其数。

    可没有人退缩,没有人避让,而今,他们依旧敢出城迎敌,去杀尽一切来犯者。

    卫戟骑在马上,一马当先,勇往直前。

    他高高举起手里的长剑,厉声道:“犯我者,虽远必诛。”

    “杀!杀!杀!”

    与此同时,从凤岭南城飞奔而出一队骑兵,他们都骑着脚程最快的汗血马,一路直奔隆绥。

    随着震天的喊声,士兵们犹如奔流的瀑布,一涌而出,跟着各自的将领追击大齐先锋营。

    卫戟只带了一多半人马,剩下的则留在后面,为自己的军队断后,警戒震慑依旧留在原地窥探的大齐主力军。


如果您喜欢,请把《公府娇媳》,方便以后阅读公府娇媳第10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公府娇媳第104章并对公府娇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