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徐鲁班秀 本章:第48章

    云大祭司的案头上摆放着不少中原道家思想书籍,其中便有老子的道德经,更有那本一切关于后来道教理论知识的大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早在五千年前,由伏羲画八卦,并创六十四卦。伏羲是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八卦。当时伏羲氏发现了不少宇宙奥秘,但未有文字之记载而失传。至周文王时,被文王揭发了伏羲氏所发现的奥秘,经文王参透八卦奥秘后,发现内里是包罗宇宙奥秘,同时具备人生有关的一切原理、原则。后文王作易,以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记下宇宙所存在的六十四条大道理,传于后世。

    而另一位则是老子,这位在道教被为太上老君的真神据说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按照他们两人的推断,如果把昆仑神人作为一切起源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第一代中国神话人物的诞生地,那大约是在五年年前。

    然后三千年前有一支部落从这里迁徙了出去,最终到达了四川平原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这个种族就是后来蚕丛和鱼凫王建立的古蜀国,从此蜀山一脉开启了中国神话历史的第二个高潮,并再次以后再无井喷式的传说,因为这个国家到了战国时代终于被秦所灭。

    而彭祖则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玄孙,相传他活了八百年,被道教列为了仙真。而颛顼帝则是统一了那支外迁的羌氐,蚕丛和鱼凫王也皆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说颛顼帝就极有可能是那位被从这里带走的族长。

    道教是以《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建立的,它吸收了道家的思想,但又有别,最终这种依托了道家思想做建立起来的宗教便被称之为道教、

    但查文斌把他称之为最原始雏形的道教,因为这时候的道教还是以一种理论知识为传播的宣传思想的宗教,并没有演化出现在的各种符咒、法门和阵法,那时候应该也还不具备通神的本领。

    而在那个神话时代,唯一具备运用超自然能力的就是羌族巫术!

    根据云大祭司的讲解,他们巫术主要有这么几样本事:

    第一是气血:可以在一段期间内让受伤的人尽快康复,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和伤残,这一点在三足蟾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它最大的本事便是可以让受伤的人在短时间内愈合。

    云大祭司说根据记载这山上以前确实是有一种神兽可以有这样的本领,但在那一次的部族分家中相传被人带走,现在看来就是被带到了蕲封山!

    第二是灵慧:在上古时期,力量和智慧的结合就可以主宰他人命运,灵慧也就大祭司,他的智慧至高无上,可以呼风唤雨,在部族有主要领导地位。

    在这里大祭司是就是查文斌对面的云,而在四川则就是那个黄金面具了!

    这一点,云大祭司和那个黄金面具不同,或许是他们这儿才是神的起源,有足够的动物自己来祭司,而远在四川的那一支为了感应天神,就不得不迫使本族的人以生命为代价来祭祀他们的神。

    第三个是预思:以本族最优秀的男人或女人来作为苗子,调教他们的预感能力,有点像先知的感觉,用来判断未来的走向,主要是天气,收成等等。

    最后一个便是摄魂:跟查文斌他们这样的道士有些类似,只不过善于进行死术,有让人起死回生还魂之术,也有令人长生不死的不死巫术。但每一次行摄魂术都需要大祭司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所为的长生不死也不过是活的较长罢了。

    查文斌说,这些巫术和现在他所学的道派是非常的接近的,因为道家道教思想:分别就是对应了用符咒治病,也就是驱邪,然后便是求雨祈福一类的法事,再一个就是算卦占卜看命理,虽然查文斌不敢说自己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但道士们另外一样本事就是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打交道。

    他们两人豁然发现这种远古的巫术就是现在查文斌所用的道术雏形。只是道教拥有更为完整的理论思想和学术体系。

    查文斌画了一些自己常用的符咒给云大祭司看,其中不少连查文斌本人都不能理解的符字都被一一证明是来自这种古老的羌族文化。

    到这里,一个道教真实来源已经完全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那位姓常的人根据他们的推算应该是在两年五百年到三千年前来的这里,他带来了大量的中土道家思想和典籍,作为交换,这里的大祭司教会了他远古的羌族巫术便让他成功的走出了这第一代神话的发源地。

    此后这位常姓人士开始尝试着用这种巫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逐渐让道教有了最原始的雏形:这时候的道教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修炼法门。

    但是因为这里的族长,也就是部落的王已经出走,所以还有一些掌握在王手里的更高巫术没有被流传出来,一直到很多年后,有一位天纵奇才到了蕲封山。

    迁移出去的部族发现仅仅用巫术是无法完成重生和长生不老的,于是一个道教雏形的门徒运用五行阴阳和八卦之术帮助他们完成了这种心愿,并应该获取了更为高级的巫术法门,从而创下了真正这本现在放在他们眼前的《如意册》。

    一行七十个二个字,里面蕴含的东西彷佛保罗了整个世界的所有,单单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就恐怕需要查文斌用一生去解读!

    第二百一十五章:神话的论证

    那一晚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既现代道教是以两本经书作为理论基础,以羌族巫术作为了道法的来源,互相融合形成。

    至于蕲封山,则肯定是从迁移出去的羌族后裔,并打败了原本在那儿盘踞氐国人。流传出去的巫术被得到三种的保留形式:分别是纯正的羌族巫术、融合了道家形成的《如意册》这类改良版,还有一种则是发展成让查文斌和云大祭司都深恶厌绝的鬼道之术。

    巫术源自于对神灵之力的感性,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其实应该是最接近原始的那些神话传说中拥有通天本领的人。

    这一晚,云大祭司和查文斌秉烛夜谈,查文斌告诉了大祭司很多他对于道的理解,同时云大祭司也弥补查文斌很多符咒的画法,时过境迁,那些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用古老文字撰写的符咒很多都已经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错别。

    可以说,这时在师傅死后,查文斌最有收获的一次关于道教的经历,云大祭司的出现弥补了过去好多已经逐渐失去威力的符咒,那些古老而难懂的咒语都被一一再次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修改。

    第二日,查文斌决定进山一探,云大祭司的主张是不阻止,在他看来神灵自然会愿意接待他所待见的人,要是不受待见则肯定会受到惩罚。他们都是神的子民,他们相信神拥有更高的法力,是没有人可以进行破坏的。

    在接受了云大祭司的祝福之后,查文斌带着这群人朝着那座世人心中的圣山,被誉为“华夏之源”的真正的昆仑主峰进发,那个传说中是西王母的道场,拥有无数仙家飞升的历史和满地的灵药,以及千百年来争相传诵的瑶池仙境!

    这个寨子的后面常年云雾笼罩,也就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圣山才会拨开云雾见天日,据说那一天也是西王母的生日。云大祭司说这座山他从未看见过顶,每天难得见的那一次也是隐约的一个轮廓。

    关于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的《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载说: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也就是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而另外一本收录了中国神仙大典的《列仙全传》则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意思是说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而查文斌所学的道家典藏《道藏道迹经》中时这么记载的:王母上殿东西坐,着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凤文之,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灵颜绝世,真灵人也。在这本道家典籍中,西王母已经被人化,不仅风姿卓越,而且只有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

    总之这位被神话了女神一直在中国漫长古老的神话时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云华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更为著名的就是她的蟠桃了,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凡人食用能够成仙,并能长生不老,总之她是一位凌驾于众仙之人的存在,因为所有的神话故事里都没有提到一点,那就是神仙也不一定就是不会死的!假如说,神仙也有寿命的话,只是比凡人长,那么这位西王母手中能够延年益寿永驻青春的蟠桃岂不是成了所有人都垂涎的无上宝物?

    所以关于这位真神,历来都是长生不老的传说,但是查文斌是不相信会有蟠桃这种东西存在的,因为古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向往创造出这么一个人物来进行膜拜,用来鞭策自己朝着长生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君王还是平民或者方士们都发现这种追求长生似乎是行不通的,哪怕就是秦始皇也不例外,于是乎,就有人开始兴建了另外一个世界:冥界,这是一个人死后的世界,同时伴随着人们寄希望于死后的轮回和对子孙的庇护,宗教开始真正的兴起了!

    当巫术与道家理论的完美结合,使得道教开始在中华大地风生水起,在《易经》的指导下,道士们开始能够运用天象、五行、阴阳、风水驾驭远古巫术这种神秘的自然力量,然后配合大量的道家典籍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了本土第一大宗教的道教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历史。

    因为文字的局限和消亡性,历史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口口相传的咒语存在的认真性,以及其它宗教的兴起,道教终究开始隐隐失去了第一大宗教的风光,并开始有了衰退之象,连同那些古老的巫术以及占卜和风水面相学一同开始消失在了一波又一波的时代大潮中。

    这前往路上的时候,老王也对这个据说是西王母地盘的圣山很感兴趣。他说:“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有一伙儿盗墓贼掏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这帮子家伙里头还有一个当时有点文化的人,比较喜欢收藏战国时代的竹简。他这些竹简里头其中有一本竹简是用题材描写的,就是让后世十分震惊的旷世奇书《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是记录了西周五世国君周穆王的生平,这这本书里清晰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时,与西王母对歌,并向西王母敬献礼物的情节。这是周穆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西周出土的青铜礼器里都真实了这个人物的存在,他就是周武王的曾孙,周昭王的儿子,名叫姬满。

    既然周穆王是确实存在的,那么西王母,嘿嘿,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而且这本书至少成书于战国之前。很有可能是根据当时的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撰写的,不能说可信度有多高,但还有一本正史也有类似的记载,那便是《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

    超子听的颇有兴趣,这一路上权当是给自己解乏了:“文斌哥不是说这西王母是个怪物吗?”

    老王接着说道:“非也,在我看来,我更加认同文斌刚才所讲述的道家典籍中的记载,而不是山海经,我相信她是一位丰姿绰约的大美人。因为在中国最早的时候是奉行过母系氏族的,而且远古部落多以动物作为图腾,比如现在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的图腾:龙!但是西王母被形容成了一个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则极有可能是他们当时部落的图腾就是虎和豹组成的。

    为了加大部落的影响力和西王母的领导,于是人们就把她进行神的化身,成了个半人半兽的妖怪。上古时期,人们崇尚巫术,掌握巫术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统治者,比如云大祭司就是这样,在失去族长后他便成为了这支被遗忘的羌族首领。

    所以西王母被神化的可能性很大。至于为什么被长生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她掌握了很强大的巫术,能够青春永驻,长生不老,这个文斌你觉得有可能吗?”

    查文斌也不是很确定:“这个我不好说,巫术这种东西的强大,昨晚我算是见识到了,确实有一些神鬼通天之术的存在。但是若要不死不灭,那除非是能够逆天而为,不排除这位西王母手上掌握了强大的巫术,甚至是所有巫术的起源之祖。”

    老王点点头道:“那还有一个便是,这个西王母根本就是个代号而已,就像我们称中原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皇帝一样,没一朝的君王都有个统称叫皇帝,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身份的象征,那么,如果这个部族还一直存在的话,岂不是西王母也一直存在?”

    查文斌有些累了,这两天他所知道的东西几乎能把整个道教的发展史完全的连贯了一遍,连同自己那些原本也不识,只知道用的咒语和符字也弄明白了一部分其中的含义,单凭这个,已经是天大的收获了,可以说,如果他又朝一日能够参透《如意册》,那么当真还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不管了,若真有其人,我相信也会留下蛛丝马迹的,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就算过了几千年光景,总得还要留下点什么,既然日月双轮是从这里出去的,那么说明我们至少是来对了地方。”

    就在查文斌和老王聊的很投机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哲罗和超子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座古怪的东西,两根拔地而起大柱子分别矗立在两旁,只留下中间有一条还算平整的过道,哲罗说道:“前面那石头好气派,真的挺像一大门啊!”

    查文斌听闻抬头一看,隐约之间却发现了有一点不妥之处,因为那门里面似乎有一支队伍正在外外走,而且他看到那支队伍领头的人竟然是哲罗!

    二百一十六章:师祖李白之路

    “停下!”查文斌大声喊道。

    不知发生何事的哲罗和超子停了下来:“怎么了?”

    查文斌有些惊讶的问道:“你们没看见?”

    超子有些糊涂的问道:“看见什么了?”

    查文斌指着那两根柱子说道:“那儿有面镜子!”

    超子回头一看道:“哪有镜子?”

    查文斌再看,哪儿还有倒影,就是这么一条光秃秃的路两边矗立着大石柱子而已,难道是自己眼花了?

    “不可能,我明明看见了!”查文斌坚决的说道。

    超子有些关心的说道:“文斌哥,你是不是太累了,眼睛有些吃力了,要不我们歇歇。”

    查文斌也不再多言,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跟看见鬼一样在看着他了,那就当是自己眼花了吧,这时老刀说道:“高原上的雪一般都是冻住的状态,在一些特殊的角度容易发射,往往一闪而逝就不见了,不奇怪,走吧。”

    “走吧,可能是我看花眼了。”查文斌不想再多说了,有的事情越说往往越玄乎,索性便不说了。

    就在队伍准备走的时候,卓雄悄悄走到查文斌身边说道:“我也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查文斌有些小心的问道。

    “对面有个镜子,但是我看见镜子里只有四个人。”

    “哪四个?”

    “我、你还有超子和那个向导,其它人都没有看到。”

    查文斌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前后左右看了看,其它人都是一脸正常的样子,他对卓雄说道:“不要声张,就当没看见。”

    卓雄点点头,重新回到他自己原本站着的位子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穿过这两个有些奇怪的柱子,前方开始出现了起伏的山峦景象,但是齐雪线以上的部位,基本都弥漫的一层白茫茫的雾里,什么都看不到。

    雪线以下的地方,光秃秃的岩石峭壁,很少能看到绿色,这多半也跟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一次他们是沿着一条河流而上的,河里流淌着的怕是那雪山之上千年冰雪所融化,喝上一口甘甜无比,顺着河流去追寻历史一件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如果某一片区域有人活动过,那么就会离不开水源。正是因为人们逐水而居的习惯才会使得中国拥有了黄河和长江两个为大的文明。

    但是这儿,别说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就连动物都非常少见,只有天空中偶尔飞过几只苍鹰在上空盘旋。

    一行人坐在河边的大石滩边歇歇脚,超子这嘴立马又管不住了:“文斌哥,你确定这儿是神仙住的山?我怎么觉得这里连我们那的小山包都不如,神仙住在这儿还不得憋出病来?”

    查文斌有些不悦的说道:“不要胡说,昆仑是万山之祖,龙脉之祖,自古多少道教高人都想在此地开山立派,但从没有一人能够登上那昆仑绝顶,有能耐的在昆仑余脉立一道观已经是登天的难度了。当年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两人一心向道,不远千里来昆仑寻地立派,觅得莲花一峰历经十五年才修建了昆仑万神宫,而后羽化而登仙。他那已经不过还是一莲花而已,却能有那般成就,若是找到龙头,那还了得。”

    “那还不是在十年动乱中给砸了么,神仙在强,也弄不过红卫兵么,哈哈。”超子这一笑,却见查文斌已经黑着脸了,赶紧捂着嘴巴去勾那小哲罗的肩膀去了。

    老王灌了口水,想了一会儿说道:“文斌啊,你说这里真的没有其它人来过吗?”

    查文斌有些苦笑道:“我哪里知道,只是也听那大祭司说过罢了。”

    “可我觉得有人来过,而且我们一直在追寻着他的足迹。”

    “谁?”

    老王说道:“李白!李白曾经作诗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里说的群玉山头岂不就是昆仑主峰吗?还有那瑶池,那可是传说中西王母的地盘了,这个李白先是到了蕲封山,而后到了这里,我怀疑期间他可能还去过封渊一带,只是他的诗太多了,我一下子也想不起来,你说这会是巧合吗?如果真要按照我的推断,他就是帮着当时的朝廷来找东西的,不过是打着游山玩水作诗的幌子而已。”

    被老王这么一提醒,查文斌还真就想起来了什么:“我想起来一个人,上清派茅山一宗曾经出过一位大师,名叫做司马承祯,号道隐真人,他是茅山第十二代掌门。算起来,他也算是我正天道一门的师祖,都是源自茅山,主张‘神仙之道,五归一门’。这位真人就和李白曾经相识。

    他在《大鹏赋》里的开篇叙便是:‘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稀有鸟赋》以自广。’

    这说明他结实茅山掌门,并且懂道,‘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这些都是出自他之口,扶桑神树,四荒八野,与当时的茅山掌门神游八级之表,你说的非常有可能,可能我们一直在走他走过的路线!”

    这真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判断,一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居然在千百年前就开始走了这条今天他们才重新走过的路,同样是扶桑神树,同样是巴蜀蜀道,同样是玉山昆仑,更加重要的是同样牵扯到了茅山一派。

    众所周知,李白是要朝廷背景的,谁能活得那么潇洒,整日拿着酒罐子游山玩水吟诗作对,那还不得饿死。而且他去的地方用今天的话来说,那绝对是在探险,如果没有一支充分保障的后勤力量,在那个一切都没有被开发过的原始时代,李白单靠一人如何去的了那些地势险峻,自然条件恶劣万分的名山大川?

    答案只有一个,李白是在忙朝廷做事,并且拉拢了一批当时极具本领的道家前辈,李唐盛世之时,国家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去帮助帝王们圆他们自己那个长生不死的梦,于是李白便成了这次行动的领头人。

    查文斌把目光转向了老王:“你看来就是现在的那个李白了,你为你的组织做事,而我是一个道士,而且还是茅山余脉正天道的掌门,怎么看这事都是在复活前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儿,而且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信息就是,老子姓李,他可是道教真神。大唐的国君也是李姓,李白,有点意思了。不管前人有没有找到,至少看来这件事跟我道教还能扯上点关系,也算是我没有白走这一趟。”

    老王有些尴尬,不过回头一想却也还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只要呵呵笑道:“再怎么,他也是你们道教中的名人,也算是徒子徒孙们帮助祖先完成心愿了。”

    “你放心,我不会半途而废的,答应的事情,我能做到的都会做到。”查文斌转而一想,卓雄说他自己看到了四个人里面并没有老王,心里就有一点不自然了,他看着这个到现在都分不清到底是什么身份的老朋友,还是希望他能够一路平安。“李白还有一个身份应该就是上清派的第十五代传人之一,话说他是拜胡紫阳门下,胡紫阳则是上清派的第十四代宗师,这事越来越迷糊,也就越来越清晰。不管是再走前人的路,还是被你那个组织刻意的安排,至少我已经了结了何老的心愿。等出了山,我把翻译过来的《如意册》亲手在他坟前烧掉,然后便归隐了。”

    查文斌看了一眼前面的藏在一片云中的雪山,叹了口气道:“既然这里是李白的最后一站,那么也该是我查某人的最后一站了,他没有找到的东西,那么就由我这个余脉的徒孙完成!”

    看着身边站着的查文斌,老王心头突然有了一种感觉,这一次恐怕真的是最后一次了,他时常在想,如果自己没有这样一个身份,或许会和他成为多好的至交,谈古论今,望天说道,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意。他突然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要是干完这一次,就回去跟组织提出走人,跟着这群一起出生入死过的兄弟们去过那种简单的生活该有多好。

    查文斌大手一挥:“起身吧,弟兄们,既然来了,我们就不会空手走,接下来的路可能就没那么好走了,虽说昆仑主峰是龙中之龙,但也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龙只对它臣服的人低头,我们这些凡人去扰它,难免是会惊了龙怒的。”

    这一次,他自己走在了前面,面对危险,查文斌从不让别人替自己抵挡,这就是他!

    有道是:玉虚昆仑龙冠天下,王母瑶池水清木华;诗仙太白浮海归煞,正天文斌问道天涯!

    第二百一十七章:惨叫

    很快他们便进发到了山脚,下午时分,整体队伍开始推进到了雪线的位置,因为现在是夏季,所以昆仑上并没有被完全冰封住,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上也只有顽强的蕨类植物和高原苔藓,这里暂时还没有看到生命的迹象,不仅冷,而且缺氧。

    一开始还能嬉笑打闹的超子这会儿也开始变的老实了,有着丰富高原的经验的他和卓雄主动代替了哲罗这个向导,因为到了这儿他能提供的东西已经几乎没有了,能做的就是替老王这样的队中拖后腿的人物分担下行囊。

    查文斌把队伍分成三个部分,卓雄和超子这对高原兵负责探路。横肉脸大山和哲罗和老王搭配另外一个部下呆在一块儿,毕竟他是这里最弱的人,需要照顾,自己则和老刀和剩下那个兵负责断后。

    哲罗再三嘱咐这雪山上得注意几点:一个是防止雪崩,另外一个就是怕雪窟窿,还有一个则是冰块整体脱离造成的滑坡,每一样都是能要了人性命的,虽然他常年生活在这一代,但是几乎没法分别出即将踏出去的那一步下面会是什么。

    雪线之上,便是白茫茫的雾气,谁也不知晓这山到底有多高,若要寻龙,最好也必须能够登到山顶才可见。

    最难的便是穿过云层了,这里面不仅湿度高,而且能见度极低,恰恰这里的云层还厚的很且压得低,查文斌一开始便就用上了一根绳上栓蚂蚱的办法。

    第一波人必须得给后面那波人有安全的提示之后才可以继续行走,信号就是拉着手中的那根绳,这个办法虽然简单,但有个两个弊端:一个是登山效率极低,另外一个就是后面的人无法看清前方人留下的脚印,做不到完全复制。

    很快,超子和卓雄便带头扎进了这云层里,一入云层,就只能凭借自己侦察兵的方向经验行走了,因为看不见任何参照物,在这么大一片陌生区域,等于是闭着眼睛走里,这也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在科学家有那个著名的理论,若是给你一片足够大的开阔地,并且没有任何障碍物,然后蒙上你的眼睛开始凭借着自己的直觉一直往前走直线,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会回到原点,并且最终留下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关于这个原因,科学界早有论断,这也是侦查兵们最需要克服的一点,有时候自己的直觉往往是错的,需要不停的修正本来自己认为的直觉,也就是要跟直觉反着来,这就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野外训练。

    原本查文斌以为进来之后,多少还能有点视线,可是情况的复杂已经超乎他的预料。里面不仅云层厚,而且还夹杂着呼啸的山风,这些云彷佛是在绕着这座大山不停的再做圆周运动,人与人之间甚至到了无法用语言交流的地步,只能让前面的人带着自己走。

    突然查文斌就觉得自己腰上垂着的绳子猛的往前一拉,整个队伍的两头都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往中间拽。

    有人开始大喊,但是听不清喊的到底是什么,也看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依稀听见风声的呼叫中有枪的响声和人的嚎叫声,枪声而且是连贯着的,后来老刀说这是连发状态下,打完了整整一梭子子弹。

    混乱的局面持续没到半分钟便消停了下来,一切彷佛又恢复了平静。超子和卓雄赶忙将队伍暂停了下来,将所有人都聚集到了一起。外面站着一群人围住了查文斌、老刀和何毅超,他们三人蹲在地上,人墙挡住了风才能勉强进行了一次艰难的交谈。

    老刀扯着喉咙拼命喊道:“是我那一组出了事情,还不知道是谁!”

    然后超子立马起身轻点人数,原本还剩下九个人的队伍,现在只剩下了八个,而且超子趴在地上好一阵子摸索,才发现刚才经过的地上已经有了一个脸盆大小的洞,而且洞口还残留着热乎乎的血迹,抓在手上黏黏的。

    他赶紧把这个情况进行了汇报,然后又把按个换人墙的方式统计了一遍人数,发现老刀带来的四个人中又少了一个!

    老刀一脸死灰的蹲在那儿,拳头攥的紧紧的,这带来五个兄弟,一转眼三个没了,仅仅还剩下一人和自己,如今却只才上了山脚,莫说到山顶,就连半山腰也未必到了,队伍却已经成了残阵,他觉得这是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同时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那位战友被获救的机会等于零。

    他们不得不开始调整,剩余的七个人被分成了两派,超子、卓雄和老刀还有那个剩余的兵走在前面,四个人互相揽着对方的肩膀,腰间用绳子链接。后面站着剩余的四人,紧紧和前面的那个人保持距离,每个人负责盯自己那个人的后脑勺。

    一种前所未有的危险感蔓延在每个人的心底,谁都不知道刚才确切发生了什么,但就是在那么一瞬间一条人命就这样没有了。用如履寒冰来形容他们现在的状态是最为恰当的了。

    云层和低温让所有人的眉毛和眼睑上都凝结成了一层厚厚的冰花,呼吸开始变的越来越困难,老王被迫在期间吸了几次氧,横肉脸大山几乎是揽着他的腰把这个胖乎乎的身躯在用手臂的力量往上拉,若没有他,恐怕老王已经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了。

    查文斌曾经说过,道法的一切来自原自然,和天斗,人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不用出现什么难缠的鬼怪精魂,但就这样的山,就能埋葬一波又一波妄图寻宝的人们。如今走在这艰难的路上,他才明白要想窥得天道,单凭一本《如意册》哪里够用,如果世人都能靠一本书籍成道,那么留在道教丹青上的名字恐怕也就不会只有那寥寥几人了。

    坚持!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小女的亡魂还在受苦,甚至这一年来都无法感觉到那个梦了,但这并不说明是好现象,他得罪的东西太多了,整不了他查文斌,整他的亲人总是行的。这些年来,和他有过来往的人,有几个最后是落得好处的?单就这一次,已经失去了三条人命,如果没有他的这一次行动,也不至于让人丢了性命,怎么说,这其中跟他都逃不了什么关系。

    天煞孤星!查文斌也不想拥有这样的命理,既然上天给了他这样命,要么顺着它去死,要么挺着胸膛去逆!他不想再出事了,因为老天对他的折磨实在太多了,他没有负世人,但天却负了他!他的脑海里甚至开始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若成不了道,那做个鬼也要搅个天翻地覆,欠他的,都要一笔一笔讨回来。

    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腿已经麻木了,嘴唇也已经冻裂,每个人的身体都到了几乎要崩溃的极限,除了查文斌之外,其它人就真的是一具行尸走肉了,因为他胸口的那块小小的青铜轮始终在迸发着一股暖流,而且是越来越暖和。

    当有人发现头顶开始出现了明亮的星空之时,他们终于穿透了云层,低温和疲劳是现在最大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越是在这种时刻越是不能放松,这些久经沙场的老手们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身体已经不能和思想进行统一了,所有人都倒在了雪地上大口的喘着气,稀薄的高原空气本来含氧量就低,但是这会儿却像是进入了清早的森林一般,说不出的甘甜。

    有的人想睡觉了,比如哲罗,他实在受不了。查文斌虽然有温度,但体力也几乎消耗殆尽,但是看起来,他还是目前状况最乐观的,挣扎着从大家的包里翻出无烟煤来点燃,虽然火力比在山下要小的很多,但总也有了一丝火光。

    他用雪放在锅融开煮了姜茶,这里的水永远都不是达到一百度,挨个喂了一点之后,体质好点的人才开始逐渐缓过神来。含高热量的食物机械的在嘴里咽着,没有人能嚼出味道来,但是都知道不得不吃,因为只要不吃,就保管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在这里不要过多的寄希望于战友,能靠的只能是自己。

    恢复了好一阵子,卓雄和超子还有老刀拖着麻木的身体硬是在雪地里挖了几个睡坑,这种有点类似于陕西窑洞的简易住所是目前最好的御寒之所,他们把帐篷设立在里面,这一晚没有人设岗,因为谁都没有力气了,裹着睡袋呼呼大睡。

    除了老王的境况比较糟糕之外,其它人只是身体虚弱,给老王服了药,又打了针,查文斌又特地安排把老王睡到人群中间,可以暖和一点点。他也忘记了那两个呼噜王的鼾声,或许人在极度累的时候,连地震来了都会不想去管。

    夜里,老刀在梦中听到了一种“嘶嘶”的声音,极像是那种塑料袋被剪刀划开的感觉,可能是他太累了,一向警觉的他听到了这种声音,身体居然没有条件反射般的站立,只有脑子里那句:别管了,睡吧。

    片刻之后,“啊!”得一声惨叫,想透了整个山谷。。。。。。

    第二百一十八章:登顶

    这一叫把所有人一下子就从睡梦中给拉醒了,叫声是从老刀那个帐篷里发出的,当查文斌和超子匆匆赶到。

    “怎么回事?”查文斌问道。

    “死了。”老刀面无表情的说道,他看着这个唯一还活着的兄弟也离开了自己,心头已经开始失去那些锋芒,他可以允许自己的战友被炸成碎片,但是接受不了这种接二连三莫名其妙的死亡方式。

    查文斌低下身子,想去查看一番,却被刚进门的卓雄喝道:“别碰那玩意,是尸蚕!”说着,人们发现他握着的匕首上正挑着一只火腿肠大小的尸蚕,虽然被刀尖扎着,可是还没完全死去,身体依旧在微微的扭动。

    “刚在门口发现的,这东西正在打算往你们帐篷里钻,这东西的原产地就是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可能我们的味道吸引了它们,成了猎物。”

    除了哲罗和老刀,其它人可是领教过这东西的厉害,当初在蕲封山要不是三足蟾以克星的姿态横空出世,他们或许早已经成了这东西的点心了,如今到了真正的原产地见到这玩意,说心里不怵,那是假的。

    查文斌说道:“老刀你走开点,这种虫子奇毒无比,一口就能让人毙命,看来我们已经进了它们的老窝,得想点措施才能睡了。超子,这尸蚕可能还在人身上,你跟卓雄处理的时候小心一点。”

    “放心吧。”超子蹲下来查看了一番之后,果然在睡袋靠脚的那一面发现了一个被要破的小洞,“是从这里进去的,对不住了兄弟,可能要动动你了。”说完,他示意老刀和查文斌出去之后,和卓雄拉着睡袋靠脚的那一头,猛的往上一抬,再向后一扯,整个睡袋就从那具已经发黑的尸体上扯了下来,与此同时,还有一只白乎乎软绵绵的虫子掉到了地上,正弓着身子再次往自己的猎物身上爬去。

    “嗖!”超子手中的匕首被他奋力掷出,准确无误的击中了那只尸蚕的七寸,被牢牢的钉在地面上,挣扎了一小会儿便停止了。

    超子对卓雄说道:“瞎子,再去找找看他身上还有没有别的虫子,别给漏了。”

    很快尸体上厚厚的御寒服被匕首轻轻划开,虽然他们也不想这位战友死后还得不到体面,但是这纯属无奈之举,一条尸蚕的毒性足可以毁掉整个队伍。

    好在他们没有发现新的尸蚕,被咬的伤口在小腿上,已经掉了指甲盖那么大一块肉了,他们把尸体穿好衣服,重新装进睡袋,拉上拉链抬到了门口。

    外面的查文斌正在用硫磺把整个营区外面细细的围城了一个圈,他解释道:“这个能遮住气味,还能防虫,以后晚上睡觉还是要人轮着看守,放松不得,这尸体。。。。。。”查文斌又看着老刀问道:“怎么处理,还是你来决定吧。”

    “烧了吧,总不能留在这儿给鹰或者狼吃了,更加不能喂了虫子。”

    查文斌说道:“那也好,我给做个法事送送,就在这儿烧吧,昆仑处处是龙脉,连穴都不用挑,直接撒在这儿就行。”

    给简单的搭了一个灵台,用随身带的干粮做了些贡品,尸体就那样静静的放在营地前面,老刀跪在自己部下的尸体前有点唏嘘的说道:“兄弟们啊,我对不住你们啊,把你们带进来,却没办法把你们带出去,你们放心,要不了多久,哥哥也会下来陪你们的,别怪我平时对你们严,多严一点,就多了一分安全,只是没想到走的还这么快。”

    查文斌这边给他烧了点纸钱,又点了香和烛,诵了往生咒,期望这位小哥下辈子能投个好胎,他能做的也只能是这样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最后一个道士》,方便以后阅读最后一个道士第4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最后一个道士第48章并对最后一个道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