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
因人而异,佛是迁就众生而有不同标准,所以我们自己要明了。
至于断了烦恼分别执著是什么样子?
这个样子很明显,如果要是分别执著断了一些,经上常讲:烦恼轻,智慧就增长。
最明显的,你听经有悟处;你读经能够通达义理。
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你会觉得比过去进步很多。
过去处事待人有许多不当之处你都能觉察到,你都能够把它改正过来,所以你的心情舒畅、清净快乐。
分别执着重的人,生活得很苦,纵然富裕也非常苦恼。
离开妄想分别执着,纵然穷困,他也非常快乐。
像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一样,过那样贫因的物质生活,他非常快乐,所以孔老夫子也感叹地说在他那种生活环境里面,一般人“不堪其忧”,可是颜回“不改其乐”。
烦恼分别执着少,他快乐!
由此可知,苦乐没有一定标准,佛家讲得好:“苦乐在觉迷。”
一念觉,转苦为乐;一念迷,乐中就有苦,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问: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后,对“开遮持犯”有何解释?
答:“开遮特犯”不懂的话,要问、要读经。
如果不懂“开遮持犯”,这个戒你就没办法持守,没法子持,所以受我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开遮特犯”。
问:在念佛堂念佛,在日常生活修行,应怎样做才相应?
答:念佛堂是训练,是养成念佛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工作也好,处事待人接物也好,心里“忆佛念佛”能够做到不中断,这就叫功夫成片。
功夫果然成片,往生就有把握了。
所以念佛堂是养成,真正的功夫是在日常生活当中。
问:受不杀生戒,还要给家属做荤腥,是否犯戒?
答:给你家里面做荤菜,只要不杀活的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