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死后将骨灰投入大海,不知道这样处理好不好?
答:佛在经上说“几所有相,皆是虛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怎么处理都好,只要他自己欢喜,不必去分别执着。
问:为什么听《无量寿经》觉得很相应、很能契入,但听《华严经》就觉得很茫然,是不是境界不够?
答:人有过去生、有今生,学佛的同修绝不是从这一生才开始,佛在许多经论上告诉我们,每个人善根都很深厚,过去你所修学的法门,这一生如果遇到了,就觉得很投缘、很欢喜。
从前没有学过,这一生遇到了,你就感觉到很生疏,所以你觉得很茫然。
你这种情形,过去生中修过净土,大概《无量寿经》念得很多,所以遇到就生欢喜心;《华严经》从前没有学过,所以接触之后就比较生疏,原因在此地。
从这个地方就能够证明,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是会有差别。
问:我们是居士林大厨房的义工,每天洗米时发现有米虫,我们不小心弄死它们,将来我们是否要还命债?
答:这是无意的,寺院里的大厨房也在所不免。
像这种事情不是居士林一个地方有,几乎在所有寺院公林里面都有。
只是我们洗菜也好、洗米也好,佛号不要间断,我们念佛给它回向就非常之好。
你们想想看,这些小动物,它生生世世有几个人念佛给它回向?
所以它能得到这个力量加持,它也很幸运,死了之后它可以超生,它可以得到解脱。
问:断一分烦恼、分別、执著,就是功夫成片了,那此人应是什么样子?
他自己能知道吗?
这个人一定能往生吗?
答:断一分烦恼、分别、执著,这个一分的标准是多少?
关键在这个地方。
每个人标准不相同,甚至於大小乘经里面标准也不相同。
佛为什么说这么多不同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