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因争夺北京政府的控制权而发生冲突,战争在京津地区展开,结果奉系战败,退回东北。
第二次首奉战争于1924年9月爆发,这一次奉系在日本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张作霖控制了北京政府。
除了军阀之间的混战,这一时期还发生了许多政治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的动荡。
例如,1917年的府院之争,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因对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产生分歧,引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
最终,段祺瑞利用张勋复辟的机会,赶走了黎元洪,重新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大权。
然而,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12天便宣告失败。
军阀混战和政治动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战争使得大量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
同时,政治的无序也导致了国家经济的衰退、社会秩序的混乱,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受了严重的阻碍。
2.2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2.2.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春天。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政治障碍。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如鼓励实业的法令、保护工商业的措施等,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这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机会向国际市场出口商品。
例如,中国的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