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醒来时,听到厨房传来细碎的瓷器声,像是在洗碗,也像是在擦眼泪。
学校里,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到了“英雄”这个词。
黑板上写着:“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牺牲的人。”
丽娜突然举手问:“老师,‘牺牲’是一定要死掉吗?”
教室里一片安静。
老师愣了一下,然后温柔地说:“不一定。
‘牺牲’也可以是放弃一些个人的东西,比如时间、家庭,为了更大的责任。”
这话让魏丽娜心头一紧。
那天晚上,她悄悄翻出那张军装照,把它贴在了书桌前的小镜子旁边。
父亲的眼神仍然那么坚毅,可丽娜开始觉得,那种眼神离她越来越远。
周末,母女俩一块去菜市场。
拐角处的老广播突然响起:“热烈欢迎抗边任务凯旋归来的英雄战士李振华同志!”
人群涌向街道那头,鞭炮声此起彼伏,几个穿军装的士兵从卡车上跳下来,脖子上挂着红花。
丽娜一下子攥紧妈妈的手,以为是爸爸。
“那是别的叔叔。”
妈妈轻声说。
人群里,有的孩子飞奔着扑进士兵怀里,也有像她一样踮起脚尖张望的眼神。
魏丽娜突然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归来,都是在掌声中完成的;不是所有的任务,都会有红花和鞭炮。
她低头看着自己脚下那双洗得发白的小凉鞋,一时间,有点不太确定,那个写信说“很快就回来”的爸爸,会不会也正在人海中的某个角落,望着她。
3.那天,全城静了三分钟1984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空气中己经带了点薄霜的味道。
魏丽娜照例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去上学,一路踩着落叶,鞋底咯吱咯吱地响。
路上,广播站的喇叭忽然响了,传来县文化馆那熟悉的男播音员低沉的声音——“今天上午十点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