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些,饮食需求理论上也应该更高。
但奇怪的是,却从未听说秦淮茹家为生计而苦恼。
原作中有位教师提到,他家中每个成员的生活费仅为区区五块钱,连最低生活标准都没达到。
当时,玉米面的价格是每斤2分钱,大白菜更是便宜到5厘钱一斤。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厘’这个货币单位感到陌生,但都知道厘米、分米的概念,也就是说1分钱能买两斤的大白菜。
在这样的价格背景下,孩子的每月食品开销怎么能超过5元?
由于家里缺乏储备金,人们开始依靠外界来维持一种表面的尊严。
这引出了一位邻里的寡妇作为对比。
虽然两家生活水平相仿,但也存在着交集的机会。
秦淮茹带着满心欢喜和刚买来的玉米面回到了家中,而贾张氏则悄悄接近,轻声询问:“结果如何?
事情办成没有?”
秦淮茹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当然成了,对付那个傻帽比对付小军子简单多了。”
贾张氏语气严肃地道:“秦淮茹,我有必要再次提醒你,如果你从别人那里获得你想要的,那是你的选择。
只是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你是贾家的媳妇,一旦我发现你有过错,后果自负...”这一席话激起了秦淮茹心中更多的不满。
如果不是婆婆独断家财,她又何须冒着风险,去面对外界的各种麻烦?
这位年迈的女人不但不理解她的难处,反而变本加厉。
见到秦淮茹不满的表情,贾张氏缓和了一些语气,温柔地安抚道:“哦,生气了吗,妈妈也是为你好啊,只是希望你能走上正路。
行了,先下去做饭吧。”
……另一边,周建军进了屋,见于晓丽一脸紧张地观察着他。
“你是不是和柱子吵架了?”
“哪有啊,哪有啊,我们都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