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努力和才华,不仅让秦天德刮目相看,也赢得了翰林院其他官员的敬佩。
另一边,内阁大学士陈大人也注意到了苏逸。
他听闻苏逸拒绝了秦天德的招揽,对苏逸的气节颇为赞赏。
于是,陈大人暗中派人与苏逸接触,表达了对他的欣赏,并暗示他若遇到困难,可以寻求自己的帮助。
苏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明白,无论是秦天德还是陈大人,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若选择其中一方,虽能获得暂时的庇护,但也必将陷入更深的政治漩涡。
他想要在这夹缝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却发现困难重重。
就在苏逸为自己的处境烦恼时,朝廷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边境地区传来消息,北方的蛮夷部落频繁侵扰大楚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皇帝得知后,龙颜大怒,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在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
以秦天德为首的一派主张派遣大军出征,一举消灭蛮夷部落,以彰显大楚的国威;而以陈大人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应先派遣使者前往蛮夷部落,了解他们侵扰的原因,尝试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避免生灵涂炭。
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帝一时也难以决断,便让众臣回去再仔细斟酌,明日早朝继续商议。
苏逸回到翰林院后,对朝堂上的争论也有所耳闻。
他深知,这场关于边境战事的决策,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也将对自己的仕途产生重大影响。
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苏逸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折,阐述了自己对边境战事的看法。
他认为,单纯的战争或和平谈判都并非最佳选择,应该双管齐下。
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蛮夷部落,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