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番外·我·画家(三)
时间正如一条不停塌陷的赛跑道。它永无止境,偶有弯道,意识仅足以支撑人在其上短暂停留。
而我如今,已不能称之为“人”。我如一粒浮沫,粘附在跑道的弯道剖面上,于沦没等待塌陷的过程中,见前方有人踽踽独行。
却不知怎的那人察觉到我,他回头的瞬间,是我二人于时空错缝中对视的瞬间。
我背后是几近崩塌的隧道,和绝无可能再有已知的混沌黑暗。他不会不明白这是什么,纵如此,仍逆着时间向我走来。
有一瞬间我感觉到疼痛,将被吞没的疼痛,难以发声的疼痛,心脏长在身外侧的疼痛,未知的疼痛。
我试图问出答案,蜡烛,什么是蜡烛。我,为什么是我。
随后我被惊醒。
画家在我身旁的沙发上翻过身,左手垂落在地。
原来这次换我做梦了。
我看着画家掉落在地板上的左手,掌心烫伤的血痂已完全凝固。画家时而昏睡,时而翻身清醒。他在这个白天莫名不愿醒来,却又睡得相当不安稳,蜡烛外芒随之忽隐忽现。
当他真正睡着时,食指蜡烛会被逐渐占主导的潜意识点燃,这时我可以走近画家的梦中。真奇怪,蜡烛如同烙印被刻入画家食指刺青中,竟也是他真正潜意识的外现。
画家翻来覆去地做梦,我则一次再一次接触那摇曳的烛火。我试图在画家的梦中找到蜡烛的最终解释。
第一个梦十分短暂。我闯进去的瞬间开始飞速坠落,仅感受到一片翻来覆去地天空和强劲的空气流速,随后我被弹了出去。梦醒了。
第二个梦亦十分短暂。我起先看到了海面,深蓝色碎玻璃一样的海面,随后又看到了一艘船,一艘载满玻璃的纸做的船。一个全身水银状的人站在甲板边缘,看轮廓像一个女人。她拧曲着四肢,极不协调地颤抖着,接着落入海中,身体摔碎在汪洋无垠的玻璃上,发出刺耳又惊悚的破碎声。这时梦又醒了。
纵我不是画家,我依然感受到了梦乍一惊醒时那种异常糟糕的感觉。画家从沙发上支撑起来,搭着胳膊静坐片刻,沉凝着视线,开始打量桌面。
画家随手扫掉桌面乱七八糟的垃圾,在几层塑料袋底下翻出一个药瓶。
他从药瓶里倒出几粒扔进嘴里,就着手边的液体咽了下去。随后,画家满身疲态地翻过身,再次陷入沙发中。
折磨了半个白天,没有梦是好的。
画家仍执意想要入睡。
我不确定在梦里,画家是否能意识到有“他人”的存在。亦或者,他仅仅是想梦到谁。
我顺着他逐渐趋于平稳的呼吸声中,掌握住了那蔟烛火。
这一次梦终于不再支离破碎。
我出现在一个倾盆大雨的夜晚。
雨水毫不留情地浇灌在我身上,周围随处可见滑腻的石子路和古老的欧洲建筑。我站在一扇轻掩又沉重的门前,光线顺延门缝透隙在外。
又是一扇门,不知有什么,画家又是否在里面。
推门进去,明艳的灯光一瞬间晃住了我。这扇门后与之前门后的世界大不相同,没有骷髅和蕾丝墙花,更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这仅仅是一个异常明亮的房间,整面墙壁由白炽灯泡组成,找不到分毫暗角,好像曝光过度的照片。
太亮了,显得一点余地都没有,仿佛梦一张白纸。
我在这个富丽堂皇的房间角落里发现了画家。画家装扮得活像生活在好几个世纪之前的人,他全身湿透,也像是刚从雨夜中闯进这间屋子不久,麻布包裹被雨水浸透,里面装着些瓶瓶罐罐琐碎品。画家腰上别着一根镰刀,衣服结实且老旧,此时正萎靡地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两块全是水的打火石,像个饱经沧桑的中世纪农奴。
他低头忙着摆弄手里的打火石,很专注,并未发现我的存在。
我走近时,发现画家面前摆着一根短小的蜡烛。
蜡烛!这是梦里第一次出现蜡烛,这房间一定有其特殊意义。我蹲在画家身边,画家正在用手碰撞两颗尚且滴着水的打火石,试图点燃这根蜡烛。
虽然知道交流可能没有意义,我仍尝试性开口,争取让自己的话符合这场语境。“你知道这样是没用的,对吗?这样不可能点燃蜡烛。”
画家没有抬头,他手上忙碌着碰撞打火石,但没有无视我,而是答非所问地对我说,“旅人,总是你们。雨夜中的旅人,不愿睁眼的过客。不要在这里过夜,这里是我的房间。”
我俯身观察他,发现画家闭着眼睛。
他闭着眼,在灯光通明的房间里,尝试点燃一根无法被点燃的蜡烛。
一如既往,梦透着古怪,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画家下了这句逐客令就不再理我。他反复地摩擦打火石,做着徒劳无用的工作。我不想浪费机会,遂观察起这间屋子。亮,真的亮。光线饱和到刺眼,几乎令人感到不适。画家既说这间屋子是他的,就说明在这个倾盆大雨的环境中,他没必要再走出房间。那为什么要点蜡烛,在如此明亮的房间,再点蜡烛岂非多此一举?这一举动又仿佛是某种仪式,我试着以现有条件开始分析。
闭着眼,可以说画家在这场梦里扮演盲人,他或许不知道自己房间里有光,从而以为点燃手里这根蜡烛会是唯一的光源。亦或是说灯非火,他全身湿透,需要热源,所以想用火把水烤干。总之点燃蜡烛后,会完成一个仪式。完成仪式是解释这场梦的关键。
房间观察完毕,没有可疑之处,确实仅仅是一个光线过度的房间。我沿着墙壁走动,突然察觉裤子口袋里有物品在碰撞,掏出来一看,竟然是一盒香烟和一个老式打火机。
随手一擦,火芯立刻从机口盈跃起来。是可用的。
画家如此大费周折,妄图用湿透的打火石点燃这根蜡烛,而我口袋里却有一个打火机。
有那么一瞬,我分不清是我走入梦中,还是梦创造了我。
我蹲到画家身边,用打火机点燃了画家面前的蜡烛,轻松地替画家完成了仪式。没有风,这根蜡烛锋芒几近静止,与画家食指那蔟火苗如出一辙,似乎本就应该是在这里燃烧着的。
明亮的房间,一颗永久燃烧着却又没必要存在的火种。
火种?
这二字的概念突然令我感到触动,我感觉有东西如绞螺丝般蛮横拧进我的意识中。火种,谁的火种。惯例夹在手中的香烟,指骨有力的左手食指,没有纹路,没有细长如戒指状的法语刺青。有人问,Tekapo?什么Tekapo。
画家突然睁开了眼睛。
梦在我绞痛的意识中突然换了场景。
我出现在一个机舱门大敞的飞机上。
我身上背着沉重的装备,状若士兵等待跳伞的指令。数万米高空之下,身下只一个巨大且魔幻的靛色玻璃球。
这显然不是正常该跳伞的地方,我的意识却不再感到焦虑,我感到空前的平静,仿佛我本就属于这个地方。机舱门平行看出去,我看见的是夜空和一条被光芒撕裂的银河带。
画家坐在我旁边,同样沉重的行李,同样状若等待跳伞的指令。
画家脸遮在护目镜后面,看不清楚神色,但我能感觉出他在看我。
双手交握于膝上,我们姿态平静且安定。好像即将面对的不是仅凭肉体从宇宙向地球跳伞,而仅仅是坐着飞机来外太空看银河。
星河带像一张静止的照片。
画家的梦里难有如此写实与平静的景象,我感受到了一种微弱的触动,仿若似曾相识。这一刻我离过去很近,再走下去,我就会想起一些什么。
画家突然开口,对我说,“那次去Tekapo,你说……光星星,没什么可看的。”
Tekapo,画家的意识里也有Tekapo。
我留心听着。这时机舱有风呛进来,整架飞机濒临解体,我随机身晃动扶了一把旁边的铁板,担心梦又要醒,却听画家继续说,“那次去Tekapo,你说……光星星,没什么可看的。你说,等你有一天得了癌症,或是地球要玩完了,就来Tekapo圈一块地放羊。你说,等真有那么一天,你就叫上我,带几只从小养大的狗和马,去打猎、开荒,要活得像中世纪还不知道工业革命为何物的野蛮人。等真有那么一天……对吧?”
机舱顶棚突然被强力的气流顶开,由机器构建出来的稳定时空顷刻间混入了很多宇宙细小的黑色碎末。我险些被一阵不自主的气流带出机舱,旁边的画家抓住了我,他的身体竟有一部分已融入背后,变成飞机的一部分。
画家尚且自如的手突然变得难以自持,比机舱抖动得还厉害,几乎握不住我的手。
画家支撑着身体,勉力维持着机舱不被吹散,护目镜随机体崩溃出现裂痕,他重复着对我说,“那次从大堡礁,去Tekapo,你发誓真有那么一天,你会叫上我。要活得像中世纪还不知道工业革命为何物的野蛮人。我没讲话,你大概以为我不向往。……你说我冷血动物,让我别他妈在你眼前晃,说我不配来教育你的感情。可是你忘了。我们有谈过不懂工业革命为何物的野蛮人的那一天。”
说到最后,画家硬攥着我的手想要争取一点时间,他护目镜的右眼已全碎了,飞机随之解体。无数破损的机械组件飘荡开来。画家说出了一个名字,难以承受到几乎从梦中醒来,“等真有那么一天,你发誓你会叫上我。……可我没讲话,徐皓,你大概以为我不向往。所以没有我。”
我被梦弹了出去。
画家如同窒息般惊醒过来,他深重且急促地喘息着,翻身从沙发滚到了地上,身体下意识痉挛起来,体力甚至不足以支撑他立刻坐起来。
我亦感觉非常不适,思维一度陷入混乱。我感到有东西在我的记忆深处急速蒙生膨胀,可又无法真正看清是什么。这短时间内令我痛苦不堪。
徐皓。
我意识胀满,锁定手机上方浮现出数字。
28:37:22
原来我叫徐皓。
第80章
番外·我·画家(四)
我与画家该是旧识。
我还没想起他名字。
胀痛的意识背后,有些东西逐渐清晰。直觉很奇怪。我一定认得画家,却又觉得不曾真正认识他。他平时是什么样?我有一种不明确的概念。好似画家于我,距离无法估量,时有草海叠浪的印象,周遭苍翠冷峻,比畜牧更接近野生;亦有死火山口的景象,荒废无人,弥漫着一股子铁锈斑呛人的气息。这种概念使我察觉到一种状态,离群索居、傲拔难驯的状态。再回到那个紫荆花的梦中。画家在路边与我对视,惯用左手夹着香烟,在我远望的目光中,微抬起下颚吐一口烟,然后微笑。这一刻他又该离我很近。
倒计时仅剩24小时。画家躺在地上,我站在他身边,我们两个人,如同被时间流放的拾荒者,一无所有,被迫互相留守,他甚至看不见我。我能感到有东西将我和他困在了这一天之中,我说不上那是什么,远比人力所能及的要庞大,比人所能想象的边界更为惊怔。他是画家,是中世纪农奴,是火山口的野人,远不止这些。我是这部手机的所有者,是雨夜里点燃蜡烛的旅人,是心脏长在体外的尸体,亦远不止这些。无论是我走进梦中,还是梦创造了我,这一切始终与我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和画家是一个整体,同样面临等待时间归零的那一刻。
至于结果是什么?我不知道。自我短暂地有意识以来,与画家共同经历的一切事全部指向悲观。像首要战犯等待对立阵营军事法庭的审判,生灵涂炭过后,很难对结果抱有期待。但认命或是服从有违我本性。我只是想不明白我会如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好吧,让一切回到最初的假设。假设我死了,我是鬼,或是某种亡者残留的能量体。那么按理说,我该投胎投胎,该分解成宇宙原始物质就分解,不该是现在这样。问题在于,为什么我非得以这种形态缠在画家身边?我能得到什么?
显然,我和画家的关系比一般的纠葛恩仇还要复杂。很难形容这种感觉。我看着他,尊重他、理解他,他在梦里见到我,那种难过同样令我感同身受。我对生命没有太明确的憾意,只有一种难言的感情,是清醒时无法回避的生命之轻,是死亡前不堪拥抱的痛苦本质,或许不止这些。我说不上来。
人言常说,鬼是人生前执念所系,无论爱恨过往,总有那么点不能瞑目的执念。那我留守于此,或许也有什么未完成的事情。只是我没有印象。
歪斜在客厅角落的电视机持续播放着画面,电影镜头如零星闪掠过的海燕,时明时暗,有对话在低声交谈。
画家躺在被垃圾包围的地板上一动不动。
18:55:32
屋门处突然传来门铃的声音。
一声。
两声。
无人开门。
接着是敲门声响起来。门外人敲门动作很克制,极有节奏地扣了三下,对着门说,“闫少,您在吗?”
画家没有反应。
门外人说,“老爷子时间不多了。夫人联系不上您,托我给您带个口信:最后一面,她和你一起去医院。”
等了一会,仍无作答,门外人继续说,“夫人说,若您还是没有消息,明天她会亲自来。”
门外人久久得不到回应,最终离去。
17:23:18
大门处早已没有声音,画家突然抬了下手,向着大门挥扫下去,颓丧地仿佛提不起来一口气,“都滚,别来烦我。”
我守在画家身边,等着他食指上的蜡烛被引燃。时间不多了,坐以待毙不是我的风格。
15:59:44
画家再次睡着,火焰开始生长。
我随之与他陷入短促且混乱的噩梦中。
每一次惊醒,我与他同时蒙生的那种迫切的窒息感也愈发强烈。画家从地上爬起来,摇摇晃晃一副骨架,比我更像野鬼。
他开始翻找药瓶,抖着手倒出一把药片,然后匆忙地灌了一口酒。
13:59:44
我再一次掌握那蔟烛芒。
场景终于变得稳定起来。
我出现在一片海域上,四肢松散,仰面漂浮在水面上。旁边不远处就有一艘巨大的轮船,遮天蔽日,螺旋桨匀速旋转,绞出海水长长的白沫。
轮船正在向我驶来。为了不被这艘船卷入水底,我在发现处境的一瞬间就尝试改变姿势脱困,发现自己挪动不了身体,想喊点什么,也无法发声,仅能转动眼球迁移视线。
好了,这次我是无际汪洋里的一具莫名其妙的浮尸。
我转动眼球寻找画家踪迹,旁边轮船甲板上突然抛下来一个钩子,钩锋尖锐,有点像屠宰场常用的那种大型肉勾,绳索很长,足以延伸到海面。
船上的人好像在用这个钩子打捞着什么,不多时,他们从海里拽起来一个东西。梦中艳阳高照,从我的角度看不清这打捞起的东西是什么,只觉得看着沉甸甸的,破出水面后,从身上淅淅沥沥地落水下来。
船上的人把这东西卸在甲板上,继续扔钩下来,准备打捞。
捞到第二个东西没有很久,而且这次离我的位置更近。我凝神打量那钩子上捞起来的东西,却发现形状有点像人。难道也是一具浮尸?会不会是画家?
待我再仔细看去,发现那具看着像人的东西似乎远比第一个东西瘦小,且有一大把状若长发淋着水的黑丝。如果是尸体,这应该是一个女人的尸体。
这是画家的梦,画家不会缺席,如果不在海里,那只可能跟船有关。女尸被卸在甲板上,钩子继续下海打捞,我开始等待被它捞上去的过程。虽说做好了准备,打捞发生的还是比我想象中还快。
第三个钩子一接触水面,几乎瞬间到了我的面前。钩子以极巧妙地弧度在我眼前一晃,刺穿过我漂浮在水面的胸膛。
没有痛觉,但不知为何这触感有点逼真。锐刃穿胸而过时,我总觉得同一个位置真的被什么铁器切割过。不疼,但乍一下心有余悸还是有的。在被钩子匀速打捞提升的过程中,我在沉思刚刚的触感会不会与我直接死亡有关。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可以我几乎可以推断出,我的直觉是有效的。间接证明我对画家的所有构建的一切概念和直觉应该也是有效的。
那我或许真的是为了完成什么事情才滞留至此。
我被打捞上甲板,看清楚船上的景象。
甲板上竟是盛宴摆设。
船板平台辽阔,放置一个超乎常规的圆桌,玻璃转盘下压着绣织精湛的纺织品,桌面摆放着大束百合花。三个巨大的长形白色托盘,其中两个托盘已有东西放置,正是我刚刚目送打捞上来的两具浮尸:一个年轻男性,一个中年女性,均被海水泡得肿胀不堪,身体多少有些被鱼啃食过的血肉豁口,看不出脸。
第三个托盘仍空着,大概率是在等我。捞钩的是两个西装革履的强壮男人,没有五官,或者说这两张脸在画家梦里没有意义,所以被抹去了。我被这两个人架到托盘上摆好,姿势平躺,随着玻璃转盘和一男一女两具浮尸旋转起来。
我在桌旁没看到画家,反而率先看到了一个老人。老人白发苍苍,矍铄从容,单手夹着一根雪茄,烟灰缸旁立着一杯白葡萄酒,看神态,丝毫不觉得面前这三道菜有什么诡谲的地方。
老人提起手旁那双纯银精雕镂空的筷子,向第一盘菜伸去。用筷子拨开胸前的衣服,夹起那块泡得发白的心头肉。送进嘴里,在口中细细咀嚼品过。老者微笑着点点头,抬杯饮了口葡萄酒,道,“我早讲过,味道不会错了。”
这话不知在对谁说。
之后又伸向第二个托盘,老人分别夹出了中年女人的软烂的舌头和眼珠。他吃下眼珠,又把那根舌头放到身旁的一个盘子里,说,“阿泽,尝尝。”
这时,我才发现老人旁边的座位上,还坐着一个少年。
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故作老成,却难掩惊慌不定。他双拳攥得异常用力,盯着盘子里那条不成形的舌头,手背青筋频频暴起,仿佛真的看到一条腥烂的舌头。在老人左右规劝下,少年无法回避,带着几分对老人的胆怯、对这条舌头的恐惧,和不知对什么的极度厌恶,少年用筷子夹着吃下了那根舌头。
我看向这少年,他紧皱着眉头,咀嚼时五官扭曲狰狞,全身发抖,强忍着没有呕吐出来。
玻璃转盘最终转到了我这里。我审视着这位老者,他无动于衷,大概看不到我的视线。我开始分析这个老者的身份,他在这个梦里几乎占有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其余的人,连我在内三具被贡成菜的尸体,还有一个强忍恶心也要被逼着吃尸体的少年,都是被主导的角色。
这时老者的筷子伸向了我,他从我腰椎处拨取出一小截连着肉的骨头,然后放到少年的盘子里。
在老者的催促下,少年几乎不愿再看盘中物,夹起来囫囵地嚼碎咽了下去,然后吐出一颗白瓷般丝毫不见血色的骨头。
吃过后,他似乎更加感到反胃。我始终看着他,在少年趴在桌上几欲呕吐之际,似乎察觉到了我的视线,竟抬头向我看过来。
与其对视的瞬间,我心里有点难以适应,虽说这是画家的梦,但眼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看不见还好,看见了实属尴尬。但少年仿佛大梦初醒,渐渐认出了我。
旁边老者还在说着什么,但话音模糊了,周遭物景跟着淡化下去。
少年画家的身体突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形,他垂头近乎哽咽地吸了口气,身体如鼓气般爆裂开,频频传来令人牙酸的骨骼生长声,接着歇斯底里地呕吐起来。
画家伸手在我身上摸索着,颤抖着吸气,似疼似冷,不知道在找什么。
老者已从旁边消失,船只、侍从、浮尸和酒宴环境也完全消失。我试着挪动手指,发现渐渐掌握了身体的支配权。坐起来,意识到海面场景已被替换,四周野草旺盛。
我坐在野草地里,画家坐在我对面,一只手停在我的臂肘处,全身痉挛,几乎把肺都呕了出来。
我伸手拍了拍他后背,试图缓解一下他的反胃,说,“别太当回事,幻觉而已。谁都会做噩梦,醒了就过去了。”
其实我在梦里说话很没意义,其余说是劝慰画家,不如说在自言自语。画家睁着昏沉且猩红的眼睛,咽下呕吐的气音,问,“你呢?我听说你要出国。”
我一愣。
出国?出国又是哪一出?
我思忖了一下,说,“我这不想着跟你唠会么,唠完再走。”
梦很稳定,没有要崩塌的痕迹。画家怔视着草地,神色间有些没防备,大概不知道该怎么理解目前现状。片刻后对我说,“别走了吧。”
梦里逻辑并非连贯的,画家已经没有了呕吐的冲动。而我一怔。从我前句话来看,这句“别走了吧”竟像是对我的回应。我无法判断这一刻画家是否真的可以与我交流,没说话。
画家双手用力地揉着脸,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事情来,感到非常折磨,又道,“林潇这事算我不对,行么?我给你道歉。别走了吧。”
林潇?
这名字出现,我没有感觉,也没有任何模糊的印象,说明这人应该对我影响不大。不过听画家的意思,他似乎觉得他欠我一个解释。
从我观察画家这段时间里,我总觉得他心中对我有愧,听如今的口吻,倒也证实了这个观点。但画家的梦异常杂乱,与我纠缠之深,绝不仅仅是有愧这么简单。这件事虽然不是我俩最关键的矛盾,但从画家的话来判断,未必不是导火索。或许因为这件事,我决定出国,而我之所以丧命,可能也和出国有关。
我隔了很久,才对画家说,“出不出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我们还能做什么。”顿了一下,我斟酌措辞,又道,“如果我说,我是真实存在着的,并非一场幻觉,一场假象,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