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华瑶谢云潇 本章:第204章

    谢云潇剑光一转,飞快地砍死了两个刺客,此时镇抚司众多68高手飞速赶来,把剩余的刺客全部68活捉了。

    第246章

    绣鸿图

    世事变化,循环往复

    谢云潇听完华瑶的68话,

    知道68了自68己68怀里的68古琴只是仿品,却还是没有把古琴放下来。他站在竹林之中,抱琴而立,

    漠然观望着刺客。

    刺客共有七人。华瑶杀了两个,

    谢云潇也杀了两个,

    还剩三个活人。侍卫把他们绑了起来,

    又卸了他们的68下颌骨,

    以免他们咬舌自68尽。

    众多侍卫跪在地上:“卑职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请陛下降罪。”

    华瑶沉声68命令道68:“今日在广明宫当值的68领班侍卫,

    罚俸三个月。若有下一次,

    严惩不贷。你们把刺客押送到诏狱,仔细审问。”

    侍卫领命告退。

    华瑶看了一眼竹楼,

    心中更是愤怒,杀千刀的68刺客,竟然把竹楼第二层的68竹墙削去了一块,真是暴殄天物68。她通知工部派人来维修竹楼,工部回话说,

    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才能把竹楼修好。

    华瑶道68:“三天就三天吧,尽快修好。”

    华瑶走入广明宫的68正殿,

    谢云潇抱琴跟上她的68脚步。

    谢云潇低声68道68:“陛下不必动怒,

    刺客人数不多,总共只有七人,

    余党的68势力已是大不如前。”

    华瑶的68声68调更轻:“我没有动怒,不过是觉得麻烦,我已经登上大位,

    这些贼人还没死心,竟有七个刺客蒙混过关,闯进了皇城宫门,跑来了广明宫行刺……”

    她声68音一顿,才说:“我没料到太皇太后会做到这个份上。她向来是很68有分寸的68人,不该用刺客来试探我。”

    谢云潇道68:“太皇太后派人刺杀你?”

    华瑶道68:“她没有派人刺杀我,她只是坐山观虎斗。”

    谢云潇疑惑道68:“此话何解?”

    华瑶答非所问:“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你,这样的68事,绝对不会再发生第二次。你可以按照你的68习惯布置广明宫,这里的68书房宽敞明亮,你会喜欢的68,我今晚再来看你。”

    华瑶转身踏出殿门,谢云潇追出一步:“陛下!”

    华瑶停下脚步:“怎么了?”

    谢云潇皱了一下眉头。他预感到华瑶正要去太皇太后的68寝宫兴师问罪。他原本以为战争结束之后,皇城就能恢复平静,然而,围绕着“权力”展开的68斗争从未停止,每一个人都68有自68己68的68野心,争权夺利,始终不断。皇城看似平静的68表象之下,潜藏的68暗潮仍是波涛汹涌。

    谢云潇犹豫片刻,劝告道68:“刺客的68武功远不如我,我不会受伤,你不用太过费心。你和68太皇太后……毕竟是血脉相连,她也曾经帮助过你。既然她没有派人行刺你,你不妨给她留些余地。”

    华瑶上前一步,距离谢云潇更近了:“皇城的68明争暗斗,不是我退一尺,她就退一尺,而是我退一尺,她进一丈。她之所以关照我,也无非是为了她自68己68的68利益。倘若她觉得我没用了,就算我倒在路边,她也不会多看我一眼,你明白吗?”

    谢云潇沉默不语。

    华瑶反倒笑68了:“血脉相连,算个屁。”

    她不愿把自68己68年68少时的68经历全部告诉谢云潇。一来是因68为她淡忘了当年68的68痛苦,二来是因68为她厌恶他人的68同情68。更何况她已经登基了,从前的68种种经历,锻造了她的68心性,世事变化68,循环往复,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几年68前遭受的68苦难,过去了就过去了,她不会沉浸在痛苦悲伤的68阴影里,更不会受制于太皇太后反复无常的68权术。她要往前走,往前看,她命中注定要成68为一代明君。

    谢云潇道68:“纵然皇族亲情68淡泊,你总是以社稷为重,以国家为重,太皇太后应该能理解你的68所思所想68。你在沧州征战时,她治理京城,暂时维持了局势平稳,也保全了沧州南境防守部署。”

    华瑶认真地看着他,他依旧抱着古琴。她只问:“你为什么还不把古琴放下来?”

    谢云潇诚心诚意道68:“无论这张琴是不是真品,它终归是你送我的68礼物68。对我而言,琴弦完整,琴声68清越,已经足够了。”

    这一回,又轮到了华瑶沉默不语。

    谢云潇无意中拨动两根琴弦。骤然一响的68琴声68之中,他说:“几个月之前,你我同在战场上斩杀敌军,只能听见喊叫声68和68战鼓声68。”

    华瑶杀气横溢:“和68平的68局面,固然来之不易,但我也不怕再起纷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太皇太后休想68拿捏我。”

    华瑶快步离开了广明宫,直奔太皇太后的68仁寿宫。

    仁寿宫的68奴仆纷纷跪地叩拜,恭迎圣驾:“奴婢叩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华瑶道68:“免礼,平身。”

    太皇太后身边的68总管太监王迎祥把华瑶引到了仁寿宫的内殿,太皇太后正在此处等候华瑶。

    这殿内充盈着花果香气,闪烁着玉石光彩,清澈阳光照满金砖地板,倒映出太皇太后的68长影。

    华瑶看不明白太皇太后的神色。

    华瑶从小68擅长察言观色,不过太皇太后向来不会表露自68己68的68喜怒哀乐,华瑶也就猜不准她的68心思。她远比方谨更难琢磨,数十68年68的68宫廷生活,把她的68心性磨练得如同铁石一般坚硬。

    她明知华瑶的68来意,还对华瑶微笑68道68:“皇帝,你来了,快过来吧,哀家仔细看看你。哀家听说了,你和68皇后在广明宫遇刺了。哀家可真担心啊,万一你有个什么好歹,朝野内外又要经历一番动荡不安,哀家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呢?这宫里的68规矩,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和68皇后还要再把宫廷内务好好整顿整顿才是。”

    华瑶听懂了,太皇太后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她站立不动:“儿臣参见皇祖母。”

    太皇太后道68:“王迎祥,你退下吧,嘱咐任何人不得入内,哀家要和68皇帝谈论正事了。”

    王迎祥连忙说:“是,奴婢遵命。”

    王迎祥躬身弯腰,慢慢地退出了内殿。他轻缓的68脚步声68渐渐远去,这一座内殿里安静得没有一丝人声68。

    太皇太后依旧坐在主位上。她端起一杯红参茶,抿了一口,淡淡道68:“你为何事而来?”

    华瑶道68:“皇祖母,儿臣今日前来,一是要给您请安,二是想68问您一句,您知不知道68闯入广明宫的68刺客究竟是什么来历?”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哀家当然不知道68了。哀家并非神通广大,不过是个久居深宫的68老人,怎能看清广明宫发生了何事?”

    华瑶上前一步:“皇祖母,您年68事已高,又何必浪费时间,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太皇太后感叹道68:“你连这一点耐心都68没有,竟敢筹划宏图大业。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知道68得越少,做得越多。”

    华瑶道68:“我就当您是在夸我了。”

    太皇太后又问:“方谨之死,究竟是你故意所为,还是羯人谋害了她?”

    华瑶如实回答:“我救了方谨许多次,我不想68让她在沧州丧命。她被雅伦毒害了。那天晚上,我嚎啕大哭,求她不要离开人世……”

    太皇太后竟然听得笑68了出来:“你又哭了?可怜见的68,从小68就是个爱哭的68孩子。”

    华瑶轻声68道68:“那都68是过去的68事了,我小68时候也不爱哭。只不过我太弱小68了,偶尔会用泪水掩饰我的68心思。今时不同往日,皇祖母,我的68武功已是深不可测了。”

    太皇太后没有一丝惊讶:“你得到了金甲将68军的68真传,你的68造化68真不小68。金甲将68军武功之高,从古至今,无人能与之匹敌,你既是她的68关门弟子,练出绝世武功也不稀奇。”

    华瑶随口问:“您知道68我的68老师是金甲将68军?”

    太皇太后又喝了一口参茶,缓缓说:“哀家派人去你身边打探消息,听见你称呼那个老者为‘周老前辈’。她的68武功天下第一,你的68手上又有雕龙金印,她就必定是金甲将68军。”

    华瑶走到了案桌前,拎起茶壶,亲自68为太皇太后斟茶:“您老当益壮,宫里的68消息瞒不过您的68耳目,那我再问您一句,究竟是谁指使刺客在广明宫行刺?”

    太皇太后道68:“你明知答案,还要来审问哀家。”

    华瑶坐在了太皇太后的68身侧。她腰间挂着一把长剑,剑鞘冰冷,距离太皇太后仅有半寸。此剑杀人无数,风里来、血里去,自68有一股沉重煞气。

    华瑶的68语气倒是很68温和68:“我知道68,若缘是主使。那些刺客的68功夫名叫‘洗髓炼骨’,原是歪门邪道68,上不了台面的68东西,想68必您也听说过吧。那几个刺客,我看他们面熟,这才想68起来他们是在宫里当差的68,他们能从皇城南门跑到广明宫,说明宫里有人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太皇太后的68眼角余光从剑鞘上扫过,她不怒反笑68:“你还不赶紧去把皇城上下搜查一遍,可别放过了漏网之鱼。”

    华瑶自68言自68语:“是啊,漏网之鱼在哪里?”

    华瑶轻轻搭住了太皇太后的68衣袖,手指拂过金蚕丝织成68的68龙纹缎面,指尖停在了龙头上。

    华瑶声68调低沉,暗含一股狠劲,一字一顿道68:“若有下次,我就把龙头砍了。”

    太皇太后手掌一滑,玉瓷茶杯落到地上,“啪”的68一声68,摔碎了。茶水沾湿金砖地板,那金砖之间没有一丝缝隙,茶水也没有向四周流动。

    太皇太后道68:“好孩子,真是长大了。”

    华瑶道68:“这话您说过不止一遍了。”

    太皇太后闭上了眼睛。她的68脸上始终不曾显露喜怒哀乐,听过华瑶的68威胁,她虽然把茶杯打碎了,可她的68面容依旧平静。

    她缓声68说:“你启用工部尚书邹宗敏,他曾是东无的68人,东无余党只当他投靠了你,就怕你要秋后算账。哀家听说了,你调派官员去江南各省查办贪污案,还要把各州各府田地人口统计清楚,你太心急了。北方局势才刚稳定,全国官民正在休养生息,你又要把江南闹得天翻地覆,必会动摇朝廷根基。”

    华瑶道68:“你不明白……”

    太皇太后打断了她的68话:“不明白的68是你,华瑶,你是皇帝,你要考虑如何保全江山社稷。你治下的68大梁国土地广阔,全国共有四万万人,而你只有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你不能看清天下人,你不能听清天下事,若要维持国家运转,便要坚守纲常法理,推崇儒家圣道68,各州各府大小68官员才能精诚团结,供你差遣。”

    太皇太后拉住了华瑶的68衣袍袖摆,只觉得一道68成68型的68气流挡在了华瑶与她之间。

    她不能触碰华瑶的68皮肤。她竟然称赞道68:“好,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比你父皇要谨慎得多。”

    华瑶道68:“确实,我的68声68望也比父皇好得多。我不会发动改革,而是要推动变革,从下到上、由卑及尊。”

    太皇太后道68:“大梁国识字的68人,还不到两成68。全国上下,多的68是愚民和68刁民,你要推动从下到上的68变革,这世间就没有纲常法理可言了。”

    第247章

    添砚挥墨余香

    铲除东无余党

    华瑶叹了一口气:“如果半数以上的百姓能够读书认字,

    他们就会明白什么是法理,什么是律令。官府推行政令会更容易些,也能从民间68选拔更多人才。”

    太68皇太68后道:“平民百姓读了书、认了字,

    就以为自己能做一番大事68业了,

    心比天68高,

    命比纸薄,

    不68把朝廷闹个68天68翻地覆就不68肯罢休。”

    华瑶不68愿纸上谈兵,

    她举了一个68实例:“秦州宛城识字的百姓人数超过68了五成。我在宛城开办的新政,全部68执行得很好,

    百姓安居乐业,

    官员廉洁爱民,

    秦州农司更是人才济济。从去年春天68到今年秋天68,秦州丰收了三次,

    夏粮和秋粮储备充足,各地盛产小麦、水稻、土豆、红薯、玉米……”

    太68皇太68后道:“土豆、红薯和玉米今年收成多少68?”

    华瑶道:“这些都是从国外68引进的、改良过68的粮食品种,又名土芋、红苕和苞米,长68势不68错,收成也不68错,

    秦州已有68两年不68曾闹过68饥荒了。”

    说到此处,

    华瑶加重了语气:“去年冬天68,要不68是我从秦州调粮来京城,

    京城不68知会饿死多少68人。”

    太68皇太68后笑意淡薄:“你曾经在秦州下令废除贱籍,

    贱民虽然恢复了自由身,却还是主人家的奴隶。从前的贱籍,

    不68过68是如今的奴籍,你治理农司卓有68成效,推行政令倒是没有68你设想得那般顺利。”

    华瑶一点也不68气馁,

    反而更坦然了:“废除贱籍这等大事68,只68能一步一步慢慢完成,我不68着急,您也不68用替我着急。”

    太68皇太68后轻敲了一下木桌,却没说一句话68。

    华瑶站了起来。她面朝太68皇太68后,她们二人对视片刻,她又说:“再者,天68下不68只68有68一个68大梁国。您只68看到了国内种种问题,却看不68到国外68也是危机重重。若要维持大局稳定,必须善用人才、保障民生68。来日方长68,我不68会急躁冒进,更不68会虚度光阴,在我的治下,大梁国必将长68治久安。”

    “这里只68有68我和你,”太68皇太68后微微一笑,“你这些话68,说得冠冕堂皇的,没人能听得见啊,孩子68。”

    华瑶一句一顿道:“总有68一天68,每一个68人都会亲眼看见。”

    太68皇太68后抬起一只68手,又放下去了。她的双手保养极好,似是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攥着一块金丝绣帕。她不68看华瑶,只68看着绣帕上凤凰花纹,精致缜密,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天68家富贵的缩影。

    华瑶后退半步:“儿臣告退了,请您保重身体。您久居深宫,也不68熟悉各州各府风土人情。朝野内外68一切政务,还是交由儿臣来处理吧。”

    华瑶动用了轻功,身影一闪,竟是瞬间68消失了。

    太68皇太68后久久凝望着华瑶离去的方向。

    初秋时节,天68高云淡,庭院里落叶纷飞,她心中微有68一丝凉意。恍惚之间68,竟然想起了昌武二年的旧事68。

    那是五十三年前了。她刚满十八岁,昌武帝选召她入宫,封她为贵人,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68踏出京城一步。天68下之大,江湖之广,苍山之巍峨,远海之浩瀚,她始终不68曾见过68。她只68见过68天68子68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皇城广场上跪满文武百官,昌武帝把雕龙金印扔到了地上:“杀!杀无赦!朕要天68下人臣服!!”

    近来她时常感到疲惫,也时常回忆起一段又一段往事68,从年少68到年老,不68过68是眨眼之间68而已。

    她从软榻上站起身,王迎祥连忙躬身搀扶她:“娘娘。”

    太68皇太68后道:“扶哀家去内室歇歇吧。入秋了,春困秋乏,哀家是要好好休息休息了。”

    太68皇太68后走过68一扇玉门,步入内室。她坐在紫檀木床上,两位女官服侍她更衣,其余八位侍女放下了金丝纱帐,熄灭了火烛灯光。内室一片昏暗,她闭目养神,心里还想着华瑶。

    她威慑华瑶,华瑶也威慑她。她非但不68觉得寒心,反而还从华瑶身上看见了她年轻时的影子68。像,倒也不68像,华瑶比她年轻时更冲动、更莽撞、更有68朝气。她忽然说出一句:“哀家老了。”

    跪在床前的女官连忙回答:“您是天68地之间68最尊贵的主子68,与天68同寿,神佛定会保佑您贵体安泰。”

    太68皇太68后摆了摆手,女官缓步退出了内室,守候在门外68,只68听见太68皇太68后在床上翻了个68身。窗外68秋风微起,轻如一丝叹息。

    *

    数天68之后,秋意渐浓。

    按照皇城以往的规矩,立秋之后,便是中元节,文武百官都有68七天68假期,以便上坟祭祖,拜谢列祖列宗在天68之灵。

    皇帝也会罢朝七日,追忆大梁国开基创业之艰难。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倘若皇帝要在自己的寝宫里胡作非为,文武百官也只68能劝诫,不68能把皇帝押送到宗庙,强迫皇帝修心养性68。

    华瑶不68禁感慨道:“哎,多亏了我爹,曾经做过那么多荒谬的事68情,现在无论我做什么,文武百官也不68会太68过68惊讶。”

    夜色深沉,谢云潇正站在湖心凉亭里,观望湖上烟波浩渺。他看见湖畔灯火闪烁,也听见僧人诵经声,几位受宠的宫女得到了太68皇太68后的恩准,能在湖边上放纸船。那纸船不68过68巴掌大,船里摆着一卷丝绸、三块糕点、六条彩带、点着一支红芯蜡烛,便算是送给祖宗的祭品。

    谢云潇第一次见到这般风俗,难免动了好奇心,忍不住问:“你爹在中元节……做过68什么?”

    华瑶悄声描述道:“昭宁十七年到昭宁二十四年,每年的中元节,我爹不68用上朝,闲得没事68可做,就在他的寝宫里宣召一群嫔妃,整日寻欢作乐。宫里宫外都传遍了,你知道吧?”

    当年谢云潇远在凉州,极少68听闻皇帝的私事68。他低声回答:“我不68知道这些深宫秘闻。”

    华瑶又问:“那你想知道吗?”

    谢云潇沉默不68语。他尚未回过68神来。死者为大,中元节将近,依照凉州的风俗,他不68能在此时嘲讽昭宁帝的荒诞行径。

    华瑶还以为谢云潇不68好意思开口。她正要仔细解释,谢云潇打断了她的话68:“有68些事68也不68是非要明白不68可。”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宇开霁》,方便以后阅读天宇开霁第20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宇开霁第204章并对天宇开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