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华瑶谢云潇 本章:第202章

    洪程秀道:“罪臣遵命!”

    华瑶转身离去,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洪程秀膝行了两步,他颤声道:“罪臣……罪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求留存全尸,只求死后68能葬入大梁国土。罪臣生是粱人,死也是粱人……罪臣跪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程秀磕了几个响头,磕得头上流出鲜血来:“罪臣跪求上天保佑我大梁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五湖四海长治久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七天后68,洪程秀被押送到了京城刑场,斩首示众。

    铡刀落下的那一瞬,鲜血飞溅,洪程秀的头颅滚到了地上,众人鼓掌叫好,只叹他罪有应得。

    等到傍晚时分,人群散后68,刑官收敛了洪程秀的尸体68,放入薄木棺材,将68他的头颅重新68安置到他的脖颈上,送到永州荒山脚下,草草埋葬了。他的坟前有一块无字碑,刑官为他烧了一把纸钱,烟尘弥漫,天色也渐渐黑了下来。

    *

    时光飞逝,五月已过,六月天气转暖,京城比起以往更加繁荣热闹,文武高官却是十分忙碌。尤其是礼部和工部的官员,几乎是连轴转地彻夜不眠,内阁次辅赵文焕已有数日不曾睡过一个好觉,生怕出现了任何差错。

    本月下旬,朝廷的头等大事正是举行登基大典,满朝文武不敢不慎重,全都鼓足了劲,要在登基大典上保持体68面68。

    昭宁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九日当天早晨,钦天监敲响了钟鼓,鼓声震天,传到了巍峨皇城之外,九百九十九座礼炮同时燃放,炮声在天上久久盘旋,全京城的大小官员,全都伏首跪在了地上。

    华瑶身穿黑色缂丝镶金龙的天子朝服,头戴珠簾王冠,率领百官在皇城宗庙祭告天地。她独自一人站在宗庙高台上,敬上三炷高香,烟火在紫金巨鼎之中燃烧,烟雾缭绕时,她回首转身,只见满朝文武跪伏在地。天高云淡,晴光远照,她放眼望去,万里江山尽在她的脚下。

    礼官敬上皇帝尊号册案,华瑶亲手接过册案,礼官躬身后68退,当众宣读即位诏书:“仰惟祖宗膺期御宇,昭宁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新68君即皇帝位,朕今受命于天,承袭大统,明礼义之化,立法正之治,抚中兴之运,广仁爱之心,祗告天地、社68稷、宗庙,以明年为天成元年,昭告天下,咸使68闻之。”

    众人行过三拜九叩的大礼,齐声高喊:“微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243章

    盛筵未惬

    谢云潇冷笑了一声

    晌午时分,

    华瑶即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京城。满城百姓张灯结彩,官绅富户都在家中燃放鞭炮、弹奏鼓乐,街道上人来人往,

    甚至比新年春节更68热闹。

    皇城也焕发了一片新气象。宫廷乐师奏响了琴瑟笙箫,

    奉天殿上灯火辉煌。

    华瑶在奉天殿开设大宴,

    满朝文武共聚一堂。皇城大宴又名“大飨”,

    乃是天下第一等级的宴席。此次大宴又在登基典礼之后举行,

    比往年的大宴更68加隆重68。礼部、工部、光禄寺和鸿胪寺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筹备,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四品以及四品以上官员端坐在奉天殿内,

    众人面前的紫檀木桌上都摆放着美酒佳肴。

    杜兰泽的官阶是正三68品,

    她的座位紧挨着内阁首辅金曼苓,

    可见华瑶对她的器重68,这也是独一份的尊荣了。

    杜兰泽低头,

    望着眼前的金碗玉盘,蒸鲍鱼、煨羊肉、海参烩虾、蘑菇炖鸡、燕窝松仁糕、文思豆腐羹,以及各式各样的素菜面食,琳琅满目。她闻到了鲜美的香味。她端起一只金碗,碗里盛着杏酪羹,

    碗底微微地散发着热气,

    她的手68心感到一阵暖意。

    金曼苓轻声道:“杏酪羹做得挺好,这里头还放了些68红枣、当归和灵芝,

    功效在于补气养血。”

    杜兰泽尝了一小68块,

    味道细腻温润,余香无穷。她放下了碗筷:“确实68是我吃过68最好的杏酪羹。”

    杜兰泽的家乡在琅琊,

    当地山上盛产一种甜杏仁。杜兰泽年少时,很爱吃红枣、当归、面粉和甜杏仁做出来的酥酪。桌上这一碗杏酪羹,唤起了她的思乡之情,

    也让她想起了自己在流放路上经受过68的苦难。

    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严寒侵入肌骨,她跪在地上,拖着镣铐锁住的双脚,慢慢往前爬行。她的母亲与她只有68一丈远的距离。母亲奄奄一息了,押送她们的卫兵对她们没有68丝毫怜悯。她想把母亲搂到自己的怀里,替母亲暖暖身子,可她自己也冷得发颤。她抱住母亲,像是两个冰人粘连到了一处,母亲从破旧的衣袖里拿出一片冻成冰块的杏仁干,让她吃下去填饱肚子。她知道母亲已经神智不68清了,却不68知道母亲从哪里偷来了这点吃食。母亲死在她的怀里。她的眼泪落到地上,融化了一小68簇雪。

    杜兰泽陷入回忆。她一向是喜怒不68形于色,可她现在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在不68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怅然。她低头吃了一口糕点,细嚼慢咽,又饮下了一碗鸡汤,始终没有68把头抬起来。

    华瑶注意到了杜兰泽的神色。

    此时此刻,华瑶正坐在奉天殿的纯金龙椅上,右手68五指搭住了龙纹扶手68。垂涎多年的皇位,就在她的龙袍之下,她心里原本是有68一种说不68出的舒爽畅快,不68过68她察觉到杜兰泽的细微举动,她的思绪也转向了别的地方。

    谢云潇身为68华瑶的皇后,正坐在她的左侧,与她共用68一张御桌。她瞥了一眼谢云潇。谢云潇正在给她倒茶,玉山雪蕊泡出来的花茶,香气清幽。

    谢云潇以茶代酒,无声地敬了华瑶一杯。

    华瑶小68声问:“你不68说点什么?”

    谢云潇诚心诚意道:“微臣祝愿陛下永固鸿业,千秋鼎盛。”

    华瑶道:“很好,朕心甚慰。”

    谢云潇道:“臣心亦如是。”

    华瑶稍微偏过68头,看向了右侧,太皇太后与她间隔一丈远,独享另一张御桌。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金碗玉碟。

    昔日的太后,正是如今的太皇太后,她的地位坚不68可摧。她所享受的尊荣不68比平日里差一分。她的目光似乎扫过68了杜兰泽,华瑶立刻明68白68了她的用68意。

    礼部曾经把大宴的菜单呈给了华瑶过68目。华瑶记得,菜单上没有68杏酪羹,只有68银耳羹。光禄寺竟敢擅自更68改菜单,必定是太皇太后授意。

    太皇太后执掌内廷已有68多年。她表面上不68理朝政,不68管内务,实68则在各府各局安插了不68少人手68。她身边的侍卫都是忠心耿耿的武学68宗师。这些68人曾经被华瑶的父皇追杀过68,对皇帝并不68信任,只敢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年过68七旬,而华瑶年仅二十岁,还不68到七十的三68分之一。

    华瑶尚未出生时,太皇太后已在后宫残酷斗争中获胜,亲手68把她的儿子送上了帝位。此后她周旋于外朝与内廷之间,屹立多年而不68倒,阅尽人情,览尽世事,此等胸襟和手68段,远远胜过68了华瑶以往的对手68。

    华瑶猛然反应过68来,太皇太后是在敲打她。

    太皇太后知道华瑶想要废除贱籍,也知道杜兰泽的身世来历。

    杜兰泽原本是琅琊王氏的大小68姐,因受她的父亲连累,充入贱籍流放到了沧州。琅琊王氏的祖宅在青云山,那青云山上的特产,正是甜杏仁。

    太皇太后命令光禄寺把银耳羹换成杏酪羹,也算是一种隐晦的提醒。她不68会放任华瑶改革变法,华瑶若要坐稳皇位,必须遵守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她不支持华瑶废除贱籍,更68不68允许华瑶擅用68权势,她能容忍杜兰泽官拜三品大员,已是她格外开恩了。

    华瑶淡淡地笑了笑。

    太皇太后瞥见了华瑶的笑容,也对她微露笑意。太皇太后把她的金勺放入一碗枣泥糕之中,偏偏枣泥糕还是华瑶最喜欢的零食。

    华瑶开口道:“众卿听令。”

    奉天殿内外的文臣武将全都跪了下去,大殿上安静得没有68一丝杂音,华瑶沉声道:“朕今日初登大宝,大宴群臣,既是款待众位爱卿,更68是庆贺朕君临天下。众位爱卿应当勉力尽心,辅佐朕共理国事。朕身为68一国之君,言出如令,令出如山,众卿与朕同德同心,朕也必定会体恤众卿。君臣同心协力,便是大梁万民68之福,社稷之幸。”

    满朝文武齐声回答:“承蒙陛下圣恩浩荡,微臣谨遵陛下谕旨。”

    华瑶道:“众卿平身,复位。”

    众人这才站起身来,重68新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与此同时,五品以及五品以下的官员都坐在奉天殿的殿外。这也是皇城奉行多年的规矩,每当举行大宴,只有68四品以上的大官才能进殿用68膳,五品之下的文臣武将只能坐在殿外走廊上。鸿胪寺供应的饭食也是按照官阶划分的,官阶越高,饭食越好。

    俞广容有68些68烦闷。她的官阶,恰好是正五品。

    俞广容今年三68十四岁,原本只是秦州一个小68县令,后来她追随华瑶,顺利平定永州叛乱。她从未上过68战场,却也做出了功绩,帮助华瑶在永州赈济饥民68、遏制乱象。

    华瑶赶赴沧州之前,把俞广容调到了京城任职。俞广容负责安置京城流民68。她办事尽心尽力,连续几日不68眠不68休,把粥厂和赈济局打理得井井有68条,甚至还收养了四个瘦弱孤儿当作自己的孩子。

    俞广容没有68贪污一分钱,更68没有68欺辱一个人,只是经常与京城各个衙门的官员打交道。她太想升官了,做梦都想升官,她要不68顾一切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每一个官职比她高的官员都有68可能成为68她的人脉,因此她很看重68官场上的交际往来。

    旁人知道俞广容是华瑶的近臣,却不68知掉华瑶对她有68多器重68。

    华瑶回京之后,一连下了几道懿旨,任命杜兰泽、沈希仪为68文渊阁大学68士,官拜三68品,商户出身的白68其68姝都在内廷尚宫局挂上了一个六品虚职。

    反观俞广容,只做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品官,实68权不68多,面圣的机会也不68多,就连奉天殿的大门都没进去。

    虽然尚酒局、尚食局的女官正在殷勤伺候她,她还是忍不68住把目光投向了奉天殿的殿内,隐约能听见四品以上大官的谈笑声。

    官差一级,低人一等。

    君心难测,俞广容叹了一口气。她往前看,看见了坐在她对面的朴月梭。

    朴月梭是华瑶名义上的表哥,朴家也是华瑶名义上的母族。然而,今天的大宴上,朴月梭也没进入内殿,正如俞广容一般,他的官阶只有68五品。

    俞广容朝他笑了一下,颇有68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

    朴月梭报以微笑,眼里却没有68一丝笑意。

    少顷,奉天殿内的谈笑声更68响亮了,原是各位文臣都在即兴作诗,当成今日大宴上的献礼。

    太皇太后忽然开口道:“哀家记得,翰林学68士朴公子文采斐然,他是太上皇钦点的登科进士,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68如让他进殿献诗一首?”

    华瑶的脸上没有68表情,心里却感到疑惑。

    太皇太后为68什么忽然提到了朴月梭?

    虽然朴月梭是华瑶的表哥,也曾帮助华瑶清理账本、完善钱法,但是,一来,朴月梭在秦州的政绩并不68是非常出色,至少没有68出色到让华瑶决定破格提拔的地步;二来,华瑶宠信的文臣武将多半在战场上立下了血汗功劳,或是在治理政务上成绩显著,朴月梭既没有68战功,也没有68文治,华瑶找不68到理由把他送入文渊阁,只想让他再多历练两三68年。

    华瑶只思考了一瞬,回答道:“既然皇祖母传召他,就让他进殿献诗吧。”

    话音落后,朴月梭缓步走入殿内。他的行动举止十分端庄,叩拜的礼节落落大方。他身穿青色官袍,也有68青山绿竹的洒脱之感。

    朴月梭当众念了一首长诗,恭贺华瑶登上大位,果然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内阁老臣杨芳树忍不68住称赞他的文字功底:“朴公子真是出口成章。”

    就连谢云潇的祖父谢永玄也附和道:“朝堂上人才辈出,朴公子不68愧是后起之秀。”

    谢永玄极少评价晚辈,却也有68惜才爱才之意。

    华瑶依照惯例道:“好诗,当赏。”

    内廷女官送来纹银一百两,朴月梭抬起头,目光紧盯着华瑶,又飞快地把头低下去了。他道:“微臣跪谢陛下隆恩。”

    华瑶听见谢云潇极轻地冷笑了一声。又因为68殿内琴瑟乐声连绵不68断,也只有68华瑶听见了谢云潇的冷笑。

    御桌的四周垂落着墨黑色龙纹锦缎,无人能看见桌下发生了什么。华瑶悄悄抬起鞋尖,轻轻地碰了碰谢云潇的脚踝。谢云潇的双腿膝盖反倒向着华瑶挪动了半寸。华瑶推动了她的金杯,谢云潇又给她倒了一杯茶。

    太皇太后忽然道:“两位爱卿都说好,朴公子的才学68确实68高妙,赐坐,赐茶。恰如那首诗上所说,新君是中兴之主,承袭祖宗之业,实68行朝纲之法,大梁的臣民68都能长享太平盛世。”

    华瑶听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华瑶继承祖业,沿袭朝纲,不68做任何大变革,天下才能长久安定。

    太皇太后非要把朴月梭拉出来,恐怕也是在敲打华瑶。这其68中的意味十分微妙,又十分高明68,乍一看上去,似乎是太皇太后照顾华瑶的母族,她对华瑶只有68一片慈爱之心。

    华瑶记起了她的父皇。他身中剧毒,浑身溃烂,下毒人正是太皇太后。

    华瑶并不68觉得害怕,只觉得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虽然太皇太后城府高深,皇城的权位之争没有68炮火硝烟,根本不68会撼动华瑶的地位。

    华瑶牢牢地掌控着大梁朝数十万精兵,各省各府的臣民68对她心服口服,与她相68比,太皇太后的筹码太少了。

    又过68了半个时辰,宴席快要结束了,礼官也念完了祝词,华瑶站起身来,谢云潇跟在她的身后,众臣跪在地上,恭送帝后二人离席回宫。

    太皇太后的凤辇停在御驾的侧边。华瑶登上御驾之前,要先68送别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正等着华瑶向她行礼,华瑶目光一瞥,落到了纪长蘅的身上。

    纪长蘅伺候太皇太后已有68多年,深得宠爱。纪长蘅原本是尚服局的女官,她在尚服局当差十年,才被调到了太皇太后所住的仁寿宫。纪长蘅对于内廷各类杂事很是熟悉。她能文能武,才思敏捷,确实68是个得力干将。

    华瑶微微地笑了一下,行过68礼,又问:“儿臣有68一事相68求,不68知皇祖母能否应允?”

    太皇太后道:“那要看你所求何事。皇帝,今日的大宴可还合你的口味?”

    华瑶没有68回答她的问题,只说:“您能不68能把纪长蘅赏赐给儿臣?儿臣初登大位,依照宫里的惯例,您要挑选几个人,照料儿臣日常起居。儿臣不68敢让您费心,只是看纪长蘅很合适,因此向您讨要了。”

    太皇太后与华瑶对视片刻,才说:“纪长蘅,哀家不68留你了,从今往后,你就是皇帝宫里的人。”

    第244章

    揽月凌霄上

    “是不是很厉害?”……

    华瑶道:“多谢皇祖母赏赐。”

    太皇太后68道:“你自68己挑的人68,

    哀家信得过。”

    华瑶道:“儿臣一定加倍孝敬皇祖母,不辜负皇祖母的厚爱。”

    太皇太后68的字句绵里藏针:“哀家近日会去昆山行宫看望你父皇,你若是有空,

    可与哀家一同68前往昆山行宫。你父皇见了你也会高兴,

    你在那里休整一段时日,

    朝政大事可以交给内阁办理。”

    华瑶明白68了太皇太后68的威胁。太皇太后68随时可以公布她父皇的死讯,

    按照大梁律例,

    她必须为父皇守孝一个月。国丧期间,各项政务也要停止,

    未来一年她不能做出任何变法68革新,

    否则就会被冠上“不孝”之名。

    华瑶轻声68道:“儿臣也想陪同68皇祖母看望父皇,

    不过儿臣近日正忙着安置京城禁卫军。沧州战乱结束之后68,儿臣抽掉了四万启明军精兵驻守京城,

    必能保护京城安宁。”

    太皇太后68笑了一下:“还68是皇帝考虑得周到68。”

    华瑶也笑了:“皇祖母过奖了。”

    太皇太后68道:“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皇帝顾好自68己的身子,千万别受了暑热之气。这一转眼就是七月了,你从沧州回京才一个多月,平日不要太过操劳了,

    你父皇就曾经累出病来,

    从此卧床不起,哀家的心一直是悬着的。皇后68,

    你也要记得提醒皇帝以龙体68为重,

    如今全国战事平定,处理政事也不必着急了。

    ”

    谢云潇还68不太习惯别人68叫他皇后68,

    因68而太皇太后68提到68“皇后68”二68字时,他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太皇太后68的每一句话都是与己无关的一些琐事。

    太皇太后68又喊了一声68:“皇后68?”

    谢云潇这才回过神来:“是。”

    太皇太后68道:“你把哀家方才说的话复述一遍。”

    谢云潇道:“请见谅,

    我的记性不是很好。”

    太皇太后68身旁的太监王迎祥注意到68了微妙的气氛。他躬身弯腰,挂在手臂上的拂尘也微微摇颤。他小声68说:“皇后68殿下,在太皇太后68的面前,您别忘了自68称儿臣啊。”

    谢云潇道:“是,儿臣记性不好。”

    太皇太后68道:“哀家听68说你武功高强,才学出众,你的记性若是差到68这般地步,你的文韬武略又是从哪里学来的?你如何能在一瞬之间,斩获敌人68首级?”

    谢云潇道:“请您不要听68信江湖传言。”

    太皇太后68差点被他逗笑了。她还68是第一次见到68如此不听68管教的皇后68。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宇开霁》,方便以后阅读天宇开霁第20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宇开霁第202章并对天宇开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