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然后是很多封。cp:江亦
x
沈寄舟
00
00.
整理书房的时候,发现了没有拆封的信件。
江亦皱了皱眉,拿起来的时候,未曾见过的信封边缘泛着旧色,笔迹却崭新的,写着:江亦收。
拆开是不长不短的半页信。
“又在想你。”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做了开头。
江亦愣了愣,下意识扫去纸张最后,“甚而落款也没有写。”奇奇怪怪的,他心里疑惑,掐着满腔的好奇再往下读。
“又在想你。
说要远离和你有关的东西,天气却在转冷,今年说是冷冬,想起你总在怕冷,不自觉又来到家里楼下。
有段时间没有回来,进了书房都落满了灰,虽然你总也不喜欢别人打乱里边布局,恐怕又要对我的擅闯生气。
水电没有断缴,开了家里所有的灯,又开了暖气,如果你随时想要回来。”
空了几行。
“台灯有些坏了,下午路过你常买的货架捎回了这些新年赠品,一叠的信封,又在你书桌翻出没用完的活页纸。总之就这样坐在书桌旁。毕竟你从来也不写信,我却在写着这些。难道你可以收到吗。
大概是疯了。”
切实收到的江亦翻过信封背面,他常用的某个品牌的logo映在左上角,中央是圈着的202和新年快乐的图标,的确像是新年赠品,只是……江亦轻轻掠过上边字样,皱起眉头。
信封铺在桌面,他打开台灯,新购置的台灯仍然反应灵敏,温暖的光线照下来,鬼使神差地让他拿起笔。
“这位不知道是谁的女士先生:”
想要这样开头,看来他还是比那位写信的陌生人有些礼貌,在信的开头赋上了称谓。
“这位不知道是谁的先生女士:
这很奇怪。你大概真的搞错了什么。
至于说要远离和我有关的东西,难道我竟然是洪水猛兽。”
写到这里他搁下笔,突然意识到这封回信的荒谬。
这张信封上没有邮戳,没有地址或任何与寄件人相关的东西,他也不记得有收过这封信,最合理的解释只有是哪个他记不清的人,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将信件塞进了他的书房,塞在了隐蔽的书柜夹层间。
他诚然不喜欢旁人进出他的书房,让这个猜测的可能性变得很低,“但没有旁的解释了。”江亦揉了揉眉心,决心今晚要反锁上门再早些休息。
书房的整理当然也跟着搁置在一旁。还好年末工作忙碌,莫名出现的信件同写了三两句的回信一起混在书桌的文件里,几天后才再被翻出。
彼时江亦刚刚发送出名为“江亦-20年年终总结”的邮件。作为职场新人他能写的实在乏善可陈,好不容易凑够字数交了差,放松之下才想起几天前的事来。
“今晚实在有些累了。”他给自己找着借口,懒洋洋地又要推迟整理书柜的时间,视线掠过夹层时却像踩空片刻,带出些惊惶的怔愕来。
又是一封信。
他缓步起身,拿起信件时心里几乎在轻轻抖着一般,在说千万别是这样。
熟悉的logo和新年图标却映入视线,再翻过来,是同之前一样字迹的,写着:江亦收。
0.
“开了暖气会变得很闷。
你曾经说,‘然后鼻子就会很难受。’
奇怪是好像能听到你说的这些话又在耳边,让我开始想象你的面容,进而得寸进尺地,想要见到你。
疯了一样地又在这里写下这些,归根结底是想要见你。
说你从来不写信却大约有些偏颇。
不知为何又想起来,第一次见面在咖啡厅里,你在埋头写着什么东西。这本身就很特别。直到被我打扰。
一见钟情是不被你相信的,我也曾表示认同,你不相信的事情很多,比如一开始就不相信我真的在追求你,后来不相信一时起意的恋情能够长久。尽管我们的确没能长久。
我却,在你离开后的那些时刻想起来,如果不只是觉得特别,如果不只是多停留了片刻的注意,如果初见就在一见钟情,进而提前出现在你身边,大约一切都会不同。
至少在回忆的时刻,我会知道你当时在写着什么,一封信或者别的,我永远不会再知道的内容。”
江亦想,大概我才是疯了。
灯火通明的都市夜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他带着电脑坐去咖啡厅一角,环绕着的写字楼里仍然亮着光,在窗上映着加班员工焦头烂额的身影,而咖啡厅的窗边映着他,心烦意乱。
写了两行的文档按了关闭。他想事情总还是不能再逃避了。
两封信出现的间隔里,不曾有人来过家里,更不用说踏进书房,“除非我断了片。”江亦想,或者真有人神通广大地绕过了安保、防盗门和密码锁进了他的书房,而什么也没有拿走,也不留下任何其他的痕迹,除了这封信。
“这位神通广大的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