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开口道:“父亲,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崔家。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让崔家孤立无援。”
贺钊也附和道:“是啊,父亲,我们知道该怎么做。崔家如今面临困境,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贺之年欣慰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这两个儿子,虽然年少时有些冲动不羁,但如今已经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这让他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一丝愧疚。
“好,好,你们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贺之年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贺铸和贺钊见状,连忙上前扶住父亲,关切地问道:“父亲,您是不是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贺之年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你们记住,无论将来发生什么,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崔家与贺家的恩怨,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我们要尽力去化解,去弥补过去的错误。”
贺铸和贺钊认真地点了点头,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对崔家的承诺,更是对自己家族未来的承诺。
夜色渐深,贺家书房内的灯光依旧亮着。贺铸和贺钊陪在父亲身边,继续商讨着如何帮助崔家渡过难关。而贺之年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两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他脑海中不停地闪现着当年姐姐离开的时候那个背影。
“姐姐,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第657章
皇上出手
“外面那些人,都有什么动静?”
皇上在停了两个早朝之后,终于问了一句。
吴公公说道:“回皇上的话,他们都挺老实的,只不过是有些大臣之间相互走动了一下……不过,没有人去太子府。”
最后一句的信息量,才是最大的。
皇上点了点头:“镇国公府那边呢?他们不是想要跟朕摊牌么?那些大臣看出来了,应该也想好了要怎么站队才对吧?”
吴公公小心翼翼地回答:“这一点,奴才并不清楚,昨日贺铸大人倒是去了一趟镇国公府,之后又去了温丞相府上……”
他的话让皇上眉头皱了起来。
“到底是一家人啊,关键时刻,血脉亲情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皇上的感慨,吴公公这是听着,并不往下接。
“母后那边没什么动静吧?”
皇上其实一直都在防备着太后娘娘,毕竟这些年她对陆景琛的偏心,谁都能感受到。
若是这次,因为陆景琛的原因,在皇上背后搞什么小动作,说不定会影响大局。
“太后娘娘这几日谁都没见,长公主进宫一次,却被太后娘娘用一句身体不适打发了。”
皇上听了之后,忙说道:“既然母后身体不适,朕这个当儿子的,自然要过去看看才是。”
太后寝宫,皇上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太后原本的心情。
这些日子外面的事,太后娘娘早就听说了,只不过她这个年纪了,也操不起这个心。
有些事,她再怎么管也是力不从心了。
“母后身子不适,怎么一直没有说?”
太后娘娘笑了笑:“不过是些老毛病了,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皇上日理万机,不能因为哀家这点小事就给耽误了。”
皇上听了之后,知道太后娘娘这是在跟他客套。
他们之间,总是没有办法做到如同寻常母子那样。
可是太后心中也觉得难受,皇上早就认定了她偏心,无论她做什么,皇上都在想,她对待弟弟和妹妹一定不是这个态度。
所以,这些年之后,她也懒得解释了。
“是儿子不孝,这些年都没能好好陪陪母后。母后身体有恙,竟然都想瞒着朕了……”
“你能来看哀家,哀家就很开心了,哀家知道,这宫里宫外,都盯着你这把龙椅呢,你不容易。”太后娘娘意有所指,说话的语气却很平和。
皇上也是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儿子知道,只是有些时候,也会觉得累。”
太后娘娘叹了口气:“不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那些大臣们都已经成长起来了,都有自己的分工,一个合格的帝王,善于驭人就好,天下大事,说来说去不过是民生,百姓们过好了,国家自然会昌盛,以民为本,一切都想着百姓,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皇上总觉得,太后娘娘是在点自己。
“这几日母后身子不舒服,不如让翊王妃进宫陪一陪母后吧?而且她医术精湛,一定可以治疗母后……”
太后听到之后,已经知道了皇上的意图。
“他哥哥刚刚回来没有多久,你还是让他们兄妹没事见个面吧,而且景琛的身子还没有大好,不能离开安如,哀家这些小毛病,有宫里的御医就好,若是什么事都指望着安如,她要累死了。”
皇上也听懂了太后的意思,她不想让崔安如进宫,担心她会被控制起来。
太后越是这样说,皇上越是不舒服。
“无妨,宫中也不是没有翊王住的地方,说不定他们陪在母后身边,母后心情一好,身子也就好了。”
太后看了他一眼,发现皇上眼中那种坚定,应该是没有办法反驳了。
太后娘娘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既然如此,皇上说了算就是。”
皇上心中冷笑一声,到底是自己这个当儿子的了解太后,这些年,太后对陆景琛的喜欢,早就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喜欢,否则也不会这么担心他们夫妇会被自己控制起来。
只要陆景琛在太后身边一日,太后就不可能真正的跟他摊牌。
他这次倒是要看看,镇国公府跟温丞相府,还有那些大臣们,要如何抉择。
皇上陪着太后说了一会儿话,便起身离开了。
出了太后寝宫,皇上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眼中满是冷意。
吴公公见状,心中一凛,忙低下头,不敢多言。
皇上大步流星,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传旨,太后娘娘想念翊王和王妃,请他们入宫小住几日,另外,将太子给朕叫来。”皇上一边走,一边吩咐道。
吴公公心中一惊,皇上这是要……
可是皇上的命令,他不敢不从,只能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人去请太子了。
陆景琛和崔安如接到圣旨的时候,还有些意外。
崔安如颇为讽刺地说了一句:“果然越简单的办法,还是越管用。”
陆景琛明白她在说什么,也没有反驳。
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跟着传旨的内侍进宫了。
太子那边,也好像是做好了准备,也很积极地入宫人来。
陆景琛和崔安如直接去了太后那边,太子则是来到了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恭恭敬敬地行礼。
皇上抬起头,看着太子,眼中满是审视:“你可知,朕为何叫你来?”
太子语气很是恭顺地回答:“儿臣愚钝,还请父皇明示。”
“你愚钝?若是你愚钝,岂不是说朕的眼光不行,立了你为太子。”
太子知道,皇上想要找茬。
“儿臣对父皇的提携之恩不敢忘怀,也愿意跟父皇学习,为国为民……”
皇上冷哼了一声,气氛已经慢慢冷了下去。
吴公公见状,忙遣散了左右。
“镇国公府交还军队的事,你作为太子,有什么看法?”
太子听了之后,简单说道:“父皇高瞻远瞩,提前就已经让镇国公府训练了军队,若是这个消息放出去,邻国更加不敢造次。镇国公府不辱使命,不贪军功,更没有将军队私自留下,足见忠诚。”
皇上听了之后,语气格外阴沉地问道:“那你觉得,他们忠的是朕,还是你?”
第658章
试探太子
太子当时就愣住了,父皇这是在试探自己?
“父皇,他们自然是忠诚于父皇和大夏,这些年他们的贡献是所有大夏百姓都有目共睹的,不会有任何人怀疑,而且儿臣刚刚成为太子没有多久,他们却已经忠心奉献多年了……”
皇上听到太子的话,轻声哼了一下。
“是么,朕怎么觉得,自从镇国公府跟太子妃相认,他们跟你走得更近一些?”
太子知道,皇上只是在可以找茬而已。
“毕竟他们是多年未曾相认的亲人,所以才会走动的勤快了一些。不过儿臣跟他们之间,并没有交谈太多,还请父皇放心。”
皇上还是一脸的不相信:“你们之间若是什么都不交谈,也不对,避嫌太过……”
太子一听,既然皇上都这样说了,自己也没有必要一直否认什么。
他直接按照皇上的逻辑说了一句:“父皇说的是,若是避免谈起朝堂上的事,反而显得生分,容易让人猜忌。儿臣明白父皇的意思,儿臣会掌握好分寸,既不让镇国公府觉得儿臣疏远,也不会让父皇觉得儿臣与他们过从甚密。”
皇上听到太子的话,自然是一愣,没想到他用自己的话,堵住了下面的质问。
“你明白就好,镇国公府手握重兵,朕不得不防。你作为太子,更要时刻警醒,不可与他们走得太近,也不可疏远了他们。”
没办法,太子已经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他自然也要顺坡下驴了。
该敲打的也敲打过了,没有必要把父子关系弄得太僵硬。
反正如今,淑贵妃已经被软禁起来,翊王和翊王妃也已经到了宫中,轻易没有办法出去了。
只要这些人都在自己手中,加上那支已经到了京都附近的军队,之后的行动就万无一失了。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太子退下。
太子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走出御书房,太子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反应快,不然今日父皇还会说出更加难听的话。
能够对心腹功臣下手的皇上,对他这个已经有了威胁的儿子,又能留下多少亲情?
太子离开之后,并没有去太后寝宫。
陆景琛和崔安如已经在了,他若是也被困在宫中,他们就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
明眼人都能知道,皇上这是准备对镇国公府动手了。
太子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对策,不然镇国公府出事,自己也没有办法幸免于难。
父皇如今已经被权力迷了双眼,看不到任何人情味。
他回到东宫,再次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开始商议对策。
“如今局势愈发紧张,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对策,才能保住镇国公府。”太子神色凝重地说道。
幕僚们闻言,纷纷点头,开始各抒己见。
有人建议太子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有人则认为应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太子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却有些犹豫不决。
他深知,一旦走错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
他们一直讨论到深夜,都没有什么让人满意的方案。
他们也知道皇上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所以更多的人不过是在想办法补救,或者说善后。
至于预防和阻止,这个确实太难。
太子离开之后,皇上也没有停止别的行动。
他又分别召见了楚王和康王,如今的形势,只要他动了镇国公府,空出来的势力,总要有人顶上去。
太子既然受到影响,就该让另外两个王爷想办法抢占一部分。
身为他的儿子,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就直接宣布放弃争取皇位就是了。
皇上心中自有盘算,他深知平衡朝局的重要性。
楚王和康王被召见后,都表现出了对局势的敏锐洞察。
康王之前势力单薄,所以在选妃的时候动了心思,让楚王吃了亏,如今虽然实力还是比不上楚王,不过总算是有了外戚,而且通过刘家也能牵制另外一部分人。
哪怕谨慎,总是要进步的,所以他心中暗自思量,镇国公府的衰败无疑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表面上恭顺地聆听皇上的教诲,内心却已开始筹划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有皇后娘娘在背后掌舵的楚王就显得更为沉稳,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静静地等待着皇上的进一步指示。他深知,皇上召见他们,无非是想要寻找一个突破。
毕竟收拾镇国公府,需要一个人出面。
既然萧让死了,那最好的人选已经不在了。
若是皇上找到了新的人选,总要有人配合。
如今,就是考验他们这两个王爷的时候了。
他知道,这次若是做错了决定,将来一定会后悔。
他还想观望一下,至少要知道,皇上准备让什么人出面,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他清楚一点,太子一定不会被废,所以他进宫太狠,反而会让皇上忌惮。
皇上看着两个儿子,心中暗自点头。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知道如何在局势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尤其是楚王,其实已经在考虑后续的问题了。
康王那边,他倒也没有绝对失望,毕竟这些年给他的机会没有那么多。
“父皇,是不是有人跟您说了什么,为什么总觉得您心情不是很好?”
康王的耐心有些不够用了,主动问了一句。
楚王也想知道,不过他一直在等康王开口。
“是镇国公府的事,如今太子跟他们走得太近,朕提前把他叫来,想要知会一声,不过看他的态度,应该是没有太当回事,那也没有办法了……”
皇上的话,让康王更加觉得太子这次不好糊弄了。
他忙问道:“父皇,到底是什么事啊,让您如此忧心?”
皇上终于叹了口气,说道:“国师说萧让临死之前,交给他一封信,其实之前通敌的事,镇国公一直知道……”
楚王一听,明白了皇上是准备让如尘大师出面,解决镇国公一家。
这件事,如尘大师当年就做过了,只不过没有成功。
如今,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
也不知道这一次,他能不能成功。
第659章
带走崔琅
“父皇,萧让已经死了,单凭一封信,其实说明不了什么吧?”
楚王想了想,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即便他现在不说,到时候那些维护镇国公府的人总会说。
皇上看着楚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你说得没错,一封信确实说明不了什么。但关键是,还有人证,崔振邦不是说,那支军队是给朕训练的么?若是他们私下曾经想过利用那支军队为己用,又该如何解释?这种等同于造反的行为,足以动摇镇国公府的根基。朕已经让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康王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焦急。
楚王这次的表现也太积极了,反而压缩了他的发挥空间。
他想要表现,要争取到父皇的目光。
他问道:“父皇,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