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将军果然识时务!”钟会披着紫貂大氅,笑容里藏着三分警惕,“听闻将军在涪水设下‘浮雷阵’,连邓士载都折戟沉沙,这份智谋,钟某实在佩服。”他伸手欲扶,却见姜维突然单膝跪地,将七星剑横在身前。剑身上“汉大将军姜维”的刻字被霜雪覆盖,仅余隐约的金芒。
“末将愿为都督效犬马之劳。”姜维声如寒铁,刻意压低的嗓音里混着沙哑,“但求保全剑阁百姓,否则,末将唯有以死谢罪。”他余光瞥见阿莱娜混在降兵中,白熊氅下隐约露出西羌短刀的刀柄——那是用南中见血封喉树汁液淬过的利刃。
当夜,钟会在中军帐设宴。青铜酒樽里的酒液泛着诡异的青芒——姜维认得,这是魏人特有的“鸩羽酿”,只需半盏便能封喉。他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暗藏的银针,这是西羌巫师所制的解毒器,可在瞬间刺破指尖取血试毒。
“将军可知,司马昭为何命我等急攻剑阁?”钟会忽然压低声音,案几上的牛油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帐幕上,扭曲如恶鬼,“他忌惮邓艾功高震主,更怕将军与南中蛮夷联手……”
姜维瞳孔微缩,端起酒杯的手却稳如磐石。他突然想起三日前在涪水河畔,马岱浑身浴血带回的情报:司马昭已密令关中守军截断邓艾后路。“末将愿为都督除去邓艾。”他将酒液泼在地上,火焰“轰”地窜起三尺高,故意让袖口滑落,露出臂上未愈的箭伤,“但需都督借我三千精兵,假作伐蛮之师,暗中截断邓艾粮道。”
帐外忽有脚步声逼近。姜维余光扫见两名魏军密探,袖中暗藏的“诸葛弩”悄然滑入手心。这是他根据诸葛亮《损益连弩》改良的袖珍版,可藏于广袖之中,瞬间连发三箭。钟会却突然大笑,挥退亲卫:“好!果然是诸葛丞相的传人!”他掏出虎符,指腹在虎纹上摩挲片刻,“明日卯时,你便出发。”
姜维退出营帐时,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他摸到怀中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展开只见八字血书:“离间钟邓,徐图复国。”远处,马岱乔装成魏军伙夫,正往水井里倒入秘制的“麻沸散”——这是用曼陀罗花与蜀地特有的醉蛇草熬制七日的迷药,只需微量便能让千人昏睡。月光下,他看见阿莱娜正将一卷羊皮图藏入靴筒——那是今早从钟会书房偷出的魏军布防图。
。他瞳孔骤缩,突然意识到黄皓的野心远超想象。
与此同时,马岱在锦官城散播谣言:“钟会要杀邓艾,独吞蜀地!”他特意让孩童传唱童谣:“钟会狼子野心藏,邓艾功高要遭殃,可怜蜀地百姓苦,何日再见汉旗扬。”百姓们义愤填膺,纷纷聚集在钟会府前抗议。姜维站在人群中,望着混乱的场面,心中默默祈祷:丞相,这步棋,可走对了?
第四折魏营内乱起萧墙
冬月十七,魏军大营。邓艾看着阿莱娜呈上的密信,手不禁颤抖。信中,黄皓承诺助他登基,条件是事成后诛杀钟会与姜维。信纸边缘还残留着黄皓特有的龙涎香,这让邓艾不得不信。“此乃钟会与姜维的奸计!”副将提醒,但邓艾已被野心蒙蔽双眼。他抚摸着案头的青铜虎符,想起司马昭前日的密函中那句“若平蜀,必封王”。
“传令下去,备战!”他握紧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钟会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我等当奉天子之命,讨逆!”与此同时,钟会也收到密报,暴跳如雷:“邓艾竟敢先下手为强?集结大军,给我拿下他!”他踢翻案几,地图上的剑阁标记被墨水染得模糊不清。
姜维躲在暗处,看着魏军自相残杀,心中五味杂陈。箭雨纷飞中,他突然听见熟悉的号角声——是南中军的战鼓!原来,孟获之孙接到密信,率象阵赶来支援。这些战象身披犀牛皮甲,象牙上绑着姜维特制的“火油罐”,只需点燃引线,便可形成移动火海。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姜维振臂高呼,率雪豹骑杀入乱军。七星剑所到之处,魏军纷纷败退。他望见邓艾与钟会对峙,突然纵马冲入阵中:“两位都督何必自相残杀?司马昭才是真正的敌人!”他的声音穿透喊杀声,带着二十余年沙场磨砺出的威严。
邓艾与钟会同时愣住。姜维趁机抛出黄皓的密信:“看看吧,这才是真相!”信中,黄皓与司马昭勾结的证据确凿,甚至还有瓜分蜀汉领土的手绘舆图。钟会脸色铁青,邓艾则呆若木鸡。就在此时,姜维突然指向远处:“诸位请看!”
只见一队魏军打着“司马昭亲军”的旗号杀来,领头将领高举诏书:“钟会、邓艾意图谋反,着即就地正法!”原来,这是姜维提前派人伪装的。魏军顿时陷入混乱,不知该听谁的号令。姜维趁机高呼:“我等皆是魏臣,却被小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竟有几分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与其内耗,不如联手,共抗司马昭!”
第五折汉魂不灭待春来
冬月二十,剑阁关。姜维站在城头,望着重新升起的“汉”字大旗,泪水模糊了视线。经过几日激战,魏军元气大伤,邓艾与钟会暂时达成和解,同意与蜀汉休战。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被战火熏黑的边缘微微卷曲,却依然坚挺。
“大将军,南中军送来捷报!”马岱浑身浴血,却难掩喜色,手中的战报还滴着水渍,“孟获之孙已夺回江州,守住了长江天险!”阿莱娜捧着诸葛亮留下的《兵法二十四篇》,书页间夹着姜维伪造的“天子诏书”——诏书中,刘禅赦免了邓艾与钟会,封他们为蜀地都督,印泥是用朱砂混着姜维的鲜血调制而成。
“这只是权宜之计。”姜维抚摸着剑鞘上的“汉”字,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清醒。他望向北方,那里是司马昭的势力范围,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派人去洛阳,联络旧部,告诉他们:汉魂不灭,总有一日,我们会杀回去!”他的声音坚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夜幕降临,剑阁关的灯火次第亮起。姜维独自来到丞相祠堂,在诸葛亮的画像前焚香。烛光摇曳中,他仿佛又看见那个白衣飘飘的身影,听见熟悉的声音:“伯约,汉祚兴衰,便在你肩上了。”供桌上的《出师表》残卷被风吹动,“兴复汉室”四字在火光中明明灭灭。
突然,祠堂外传来脚步声。阿莱娜提着食盒而入,里面是姜维最爱吃的诸葛烤鱼,鱼身上还撒着西羌特有的香料。“大将军,该用膳了。”她轻声说,注意到姜维鬓角新添的白发。姜维摇头,目光依然停留在画像上:“阿莱娜,你说,丞相若还在,会怎么做?”
寒风掠过祠堂,卷起地上的枯叶。姜维握紧七星剑,剑身上“汉大将军姜维”的刻字在烛光下闪烁。他心中默念:此身可灭,汉魂不熄!只要还有一人记得汉室,只要还有一寸土地插着汉旗,这场复兴大业,就永远不会结束。
远处,传来百姓的歌声:“诸葛在世,姜维重生,汉家天下,必将复兴……”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如同希望的火种,在黑暗中顽强燃烧。姜维走出祠堂,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诸葛亮曾说:“汉,乃天命所在。”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入掌心:“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