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顾烈狄其野 本章:第35章

    “哦~”

    狄其野意味深长地笑了。

    他可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古人,虽然自己没吃过爱情的亏,可下属大校们没少秀恩爱给他看,于是狄其野大灰狼一般问,“你捉住他,想干什么?”

    牧廉又怜悯地看了他一眼:“师父,您未老先衰了?我刚才就说了,我也不知道啊。”

    狄其野一翻白眼,不和小疯子计较,非常实际地泼冷水:“你想捉人家,人家可不一定愿意被你捉。”

    这个问题明显让牧廉慌了一瞬。

    但牧廉回想了一番,近来几次捉住姜延,他们明明都相处得很好。

    “师父你不该吓唬我,”牧廉严肃地指出,非常坚定地说,“他才没有不愿意被我捉。”

    哦豁。

    毕竟这小疯子叫自己一声师父,狄其野琢磨着,也不知道是这小疯子没看出别人不耐烦,还是那个密探当真愿意陪这小疯子玩耍。

    这要是一般纠葛,狄其野也懒得管,但这小疯子心智与常人不同,最后不论是和楚军密探起了冲突、或是被人伤了心,狄其野都挺不放心的。

    于是狄其野假装不信,激将道:“你怎么知道?你叫他出来,我问问。”

    牧廉一板一眼地解释:“师父,密探是不该被人看见的。”

    这就还护上了,狄其野笑问:“那你怎么捉住他的?”

    牧廉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承认了等于指认姜延失职,否认了等于对师父说谎。

    他抬起手,却又不知道想干什么,张开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啊了几声,颇有些可怜的模样。

    狄其野心里都过不去,正要放弃,打算说些什么岔开话题,却是眼神倏然一利,侧过脸去,对上脚步声几不可闻的来人。

    那人眉眼带笑,唇角勾得有两分邪气,走到狄其野面前,不着痕迹地把牧廉遮在自己身后,毕恭毕敬地对狄其野一行礼:“密探姜延,见过狄将军。”

    这人给狄其野感觉一副情场老手的模样,因此虽然有维护牧廉之举,却完全不能令狄其野放心,眼神中凌厉不减:“姜?”

    姜延再一拱手,承认道:“属下确是姜家晚辈。”

    狄其野心下计较,眼角却瞥见牧廉开开心心地揪着姜延袖子,姜延也没什么反对的模样,顿时意识到自己杵在这是煞风景,干脆潇洒的一点头,先走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得先查查这个姜延。

    自家人知道自家人,要查姜延,狄其野自然找来了左都督姜通。

    姜通一进将军帐,还没来得及问好,就听将军开门见山,问:“阿左,你家那个姜延,是个什么人?”

    姜延是密探,正如牧廉所说,密探本该不为人所知。尤其楚军密探是抓在主公和姜扬手中的,狄其野没那个权限,也根本不感兴趣。

    姜通知道自家将军为人,将军会知道姜延,怎么想都只有一种情况,于是登时大惊失色:“他看上您了?”

    嗯?

    狄其野一挑眉:“这话是什么意思?”

    看来是没有,姜通松了口气,然后又因为自己胡乱猜测有些小愧疚,低声道:“这……您可不能对外人言。”

    看来还真是那个意思,狄其野猜道:“他是断袖?”

    姜通一声叹息,点了点头。

    作为姜家同辈兄弟,姜通自小就和姜延是竞争对手,他们两个都不是品性低劣的人,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尤其是在姜通沉醉风花雪月的那几年,若不是有姜延刻苦勤学的身影杵在眼前,也许姜通就这么把自己玩废了也说不定。

    但他没想到,姜延不是不识风月,人家根本和他走的就不是同一条道。

    姜延投身暗院,要走密探这条路,姜通得知后坚决反对,一定要姜延跟他一起从军,结果姜延一狠心,对他说了实情。

    所以,姜延是断袖这件事,虽然族中长辈们都不知情,姜通却是清楚的。

    “你”,从姜通的一系列反应猜测,他对姜延的断袖身份接受并不良好,狄其野有心想劝劝,却也知道古代人观念不同,所以开了个头,最后只简单地说了句,“你们毕竟是兄弟。”

    姜通闻言叹息:“谁说不是呢?他也是我们姜家数一数二的后辈,可他铁了心不听劝,我也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姜通又担心起来:“将军忽然问起姜延,莫非是出了什么事?”

    狄其野摇摇头:“只是在主公帅帐看见,听主公说他也是你们姜家后生,故而问问。”

    姜通放下心来,笑道:“其实做密探也没什么不好,在主公那里记了名立了功,日后也不会差了前程。也许过几年他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娶妻生子了。”

    狄其野不置可否的笑笑。

    “对了,”狄其野忽然想起关键的没有问,“为何我一提起他,你就以为他对我有意思?难道此人还相当风流不成?”

    姜通有些尴尬,犹豫半晌,才道:“并非如此。”

    狄其野等着下文。

    “他,唉,也不知为什么非要当断袖,他在这事上运气又差得很。他看上的,都是长相万里挑一的男人,这也罢了,他自己本就长得极好。”

    “但邪门的是,他看上的人里,不喜欢他的,大多个性不错,甚至不介意他有断袖之癖,愿意和他交个朋友;相反,喜欢他的,每一个都个性极坏,不是另有所图,就是情场小人。虽然他聪明,没吃什么大亏,可暗地小亏也吃了不少了。”

    姜通再三叹气:“家中族老到现在还不曾听闻,还真是老天保佑。”

    个性极坏?

    狄其野一挑眉,倒也不能算不符合。

    第54章

    箭术启蒙

    燕朝皇宫。

    王氏好不容易平复心绪后,

    只觉得国之将亡妖孽尽出。

    她是王氏庶女,

    自小品尝着被嫡女嫡母权力碾压的滋味,

    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一步登天之后,她生出了野心,

    却永远不会小看权力。

    换句话说,她不会像沉醉在自我脑海中的柳湄那样自以为是。

    她认得清现实,现实就是北燕危矣,

    而名义上为北燕生死存亡负责的男人,

    却沉浸在风花雪月之中。

    若她还是王氏庶女,反正也无力改变大局,

    大可以两眼一闭不闻窗外事。

    可她如今是北燕王后,她的命运,

    与这个无能懦弱、自私暴躁的男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不论柳湄的张狂言语多么具有煽动性,王氏清醒过来就认清楚一个最简单的现实——杨平并不是先帝唯一的儿子。

    柳湄想做什么,

    最大的倚靠不过是她腹中婴儿,但杨平一死,四大名阀其他三家根本不可能尊柳氏女生的儿子为继帝,

    只要三家不认,

    杨平的儿子就什么都不是,就算她王氏怀了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是制衡之术。

    她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盼杨平多撑一些时日。

    于是这日,文人皇帝杨平惊讶地看到了从那日之后就百般躲着自己的王后。

    王氏对杨平问了两句话。

    这两句话就决定了柳湄日后的命运。

    杨平见她一脸正气凛然,

    心里就腻味,下意识就觉得她是来装道学上谏的,正想找借口去寻柳湄吃蜜饯,却见王氏恭敬地行了大礼,低眉顺眼地问:“陛下流连在柳嫔殿中厮混,已是数日不朝,这数日间,可曾有臣子来寻陛下,请陛下回去上朝?”

    若王氏求杨平回去上朝,杨平会嗤之以鼻,可王氏如此一问,立刻触动了杨平多疑的心弦。

    他立刻选择性遗忘了他自己根本不想上朝,却顺着王氏思考起了为什么没人来劝他上朝?这些臣子……是多么不把他放在眼里!

    一问问完,王氏又是一礼,问出第二个问题:“陛下,臣妾在宫外时听闻您的兄弟们各个子嗣众多,福寿绵长?”

    杨平双目圆睁,心下胆寒。

    他几步走下高椅,扶起王氏,珍而重之道:“吾妻贤矣!”

    王氏心底对这个男人的触碰无比作呕,却不得不做出恭顺的模样来,轻轻靠近了杨平的怀里。

    次日一早,燕朝众臣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皇帝竟然来上朝了。

    *

    这一回是狄其野主动去找的牧廉。

    牧廉原本在大营里乱走,狄其野把他拎到了自己的将军帐里,耽误了他的捉密探大计,他还不怎么高兴。

    狄其野好笑地问:“你想明白你为何要捉姜延了吗?”

    闻言,牧廉又苦恼起来,僵着脸叹气:“没想明白。”

    狄其野还是在提点一二和转移话题之间犹豫,最后决定,这事该由牧廉自己想明白,就算一直想不明白,那正好交给姜延去烦恼。

    不明白有不明白的好处,假如姜延并不如姜通说的那么好,那牧廉若是始终不明白,至少不会伤心。

    狄其野到底是护短,故而没有点明,只是问:“你觉得,姜延此人如何?”

    “好,”牧廉不假思索地回答。

    “哪里好?”

    “哪里都好。”

    狄其野无言以对。

    还没明白都已经这样了,想明白之后那还得了。

    他怎么就不觉得那个姜延哪里都好,明明笑容都带邪气,略显轻佻。

    狄其野逗牧廉:“比主公都好?”

    牧廉很有寄身楚营的自觉,当即吹捧起主公来:“那自然是主公更好。”

    狄其野轻哼一声,这就是顾烈说的,比自己聪明?

    思及此,狄其野拐着弯儿问牧廉:“你以为,本将军今日在楚军之中,是何处境?”

    牧廉识趣地捡起幕僚本职,对狄其野拱手道:“师父是楚王爱将,得天独厚。”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

    紧接着牧廉满眼羡慕,补充道:“必然能死得人人称颂。”

    “这话怎么说?”狄其野没想到又引出这些死得人人称颂的鬼话来。

    牧廉亢奋地给狄其野分析:“楚王爱将,战功赫赫,已然是众矢之的。今番敖戈使计陷害,他是个捕蝉的螳螂,身后藏着许多黄雀,此计不成,却令黄雀识破主公对你的故意纵容放任。到时候打完天下,主公登基称帝,你劳苦功高,必然被重重封赏,身居要职。”

    牧廉又是羡慕地一叹,接着说:“你是天降神兵,不是家臣,不是外将,还不愿意经营势力,非要孑然一身。主公把你一路架高,最后高高架上侯爵之位,时机一到,你就是就是最好的靶子。黄雀们一拥而上,四面楚歌。杀你一人,换得众功臣清醒退怯,换得天下太平。”

    “师父,你运气真好。”

    牧廉羡慕得不行。

    狄其野挑眉,追问:“你的意思是,若你是顾烈,会有意纵容我,架高我,招惹群臣不满,登基后伺机杀了我?”

    牧廉理所当然道:“就是如此。”

    狄其野为顾烈辩驳:“他不是有意架高我,反而是他劝我用心楚顾局势,劝我防备陷害。”

    牧廉疑惑不解:“我以为主公是聪明人。”

    “这又从何说起?”

    牧廉满眼茫然地看着狄其野,问:“他怎么会傻到对你说实话呢?”

    他话音一顿,接着恍然大悟道:“是了,因为主公心里清楚,就算他这么说了,师父你也不会照做。”

    “什么?”

    听牧廉把顾烈一举一动说得老谋深算,狄其野内心有些膈应。

    牧廉却带着终于把问题想明白的轻松快意,回答道:“师父你生性倔强,目下无尘,但主公还是要劝,他劝,就显出你的骄横来。他是君你是臣,连主公苦心劝说都不听,到时候鸟尽弓藏,也是你咎由自取。”

    狄其野甘拜下风。

    若狄其野不是深知顾烈为人,恐怕要被牧廉这三言两语弄得对顾烈心怀芥蒂。

    凭良心说,牧廉的分析,放在史书任何一对君臣身上,不仅没错,反而是十分的通晓人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君臣权力角斗,古往今来不知在历史长河中反复换人重演了多少次。

    问题是,顾烈的担忧和生气,都是真的。

    听完牧廉的话,狄其野反而一点都不介意顾烈说自己不如牧廉了,甚至用心楚顾局势这一点,也不是完全不可商量。

    因为狄其野虽然凭自己实力多年单身,但并不是没有被人追求过,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既然非亲非故,那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在做出选择时,优先考虑另一个人的利益。

    爱慕。或者不要用这么严重的词,但说好感,又似乎太轻飘飘了。

    仅仅是好感,根本不可能让一个天生帝王手段的楚军主公,事事为狄其野考虑。

    他们是君臣,本该互相猜忌、互为掣肘的楚军主公和盖世功臣。

    是喜欢吧。

    那么自己呢?

    狄其野扪心自问,回想他们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想起自己送给顾烈的春蚕。

    如果说顾烈从一开始就对他与众不同,那么,狄其野自己其实也从一开始,同样将顾烈与这个时代的其他任何人都区别对待了。

    喜欢一个人,就算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对他好,送那些幼稚却用了心的礼物,甚至自说自话地,要去医他的心病。

    两辈子才喜欢上一个人,现在,狄其野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问题。

    顾烈是否意识到了他对待自己的态度有多么不同寻常?

    不,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

    等顾烈意识到了——他是会接受,还是避之唯恐不及?

    狄其野思索着,不自觉勾起了唇角。

    牧廉站在原地看一直沉默着的师父忽然笑起来,那笑容不知为何,令牧廉感觉有点冷。

    他低头想,也不知道姜延现在在做什么?

    *

    顾烈再见到狄其野,是在陪顾昭做箭术启蒙。

    其实他一开始没注意这个气性颇大的将军自投罗网,他在给顾昭做示范。

    顾昭现在小小年纪,自然拉不动长弓,他手上是武库专门给小王子做的轻级弓箭,确保既能让小王子更好地掌握箭术,又不会拉伤小王子的胳膊。

    顾烈手上那把紫杉长弓,就不是一般人能拉得动了,狄其野低声询问近卫,近卫说那柄弓拉满需1.8担力气,狄其野对顾烈的臂力很佩服。

    1.8担什么概念?约是后世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当年铁甲动帝王》,方便以后阅读当年铁甲动帝王第3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当年铁甲动帝王第35章并对当年铁甲动帝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