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想要呈现的正是这种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当教室的灯光熄灭,当成绩单成为过去式,当社会角色随时间流转,当初的心动是否还能保有它的纯粹性?
在创作过程中,我不断回溯那些真实存在的师生恋案例:西蒙娜·德·波伏娃与她的学生纳尔逊·阿尔格伦长达十五年的通信;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理查德·费曼与阿琳·格林鲍姆从师生发展为夫妻的传奇;甚至柏拉图学园中那些被视为精神恋爱典范的师生关系...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矛盾的参照,而这本书则试图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这个永恒的命题。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完整的定义必然包含情感的自由。
当我们把师生关系禁锢在绝对纯洁的神坛上,是否也在无形中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复杂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难道不应该首先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吗?
而一个成年学生的情感选择,又为何必须受到"学生"这个临时身份的永恒制约?
这本书不会给出廉价的解决方案,它只会诚实展现两个人在制度与情感夹缝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犹豫、每一次小小的反抗。
那些在办公室门前徘徊的脚步,那些删了又写的邮件,那些在人群中刻意回避又忍不住寻找的目光——这些细微的瞬间构成了禁忌之恋的全部痛楚与甜蜜。
读者将看到,最折磨人的从来不是外界的指责,而是内心那个不断质问的声音:这是爱,还是错觉?
最终,这本书要探讨的或许不是师生恋本身,而是所有被社会规范定义为"错误"的情感关系。
当我们说"不该爱"时,究竟是基于理性的判断,还是对群体压力的屈服?
爱情的发生从来不讲道理,但成年人的世界却必须考虑后果。
这种根本性的矛盾,正是所有禁忌之恋令人心碎的根源。
在接下来的篇章里,你将进入一个充满道德困境的情感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