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向上生。”
这五个字,是我对自己三十余年人生的全部注解。
我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从天而降的机遇,甚至没有太多被命运眷顾的时刻。
我像一株野草,生在石缝里,长在风雨中,被烈日灼烧过,被暴雨冲刷过,被路人踩踏过,却始终固执地向上生长,一寸一寸地争取属于自己的阳光。
野草的生存逻辑很简单——不死,就有机会。
这本书,就是我这株野草的生长记录。
它不是成功学,也不是逆袭神话,它只是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泥泞里摸爬滚打,如何在跌倒后咬牙站起,如何在无数次“算了吧”的念头里,又一次次对自己说“再试试”的真实故事。
野草的生长,首先取决于它落在什么样的土壤里。
我的“土壤”并不肥沃。
出生在一个普通甚至有些拮据的家庭,父母不是文化人,他们能给我的,只有最朴素的生存智慧——“做人要硬气,别让人看不起。”
小时候不懂这句话的分量,首到后来才明白,它成了我骨子里的倔强。
记得小学时,因为交不起课外活动的费用,我被老师当众点名“家里穷就别参加了”。
那一刻,我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仰着头说:“我不去,但我不穷。”
野草的尊严,往往是从被轻视开始的。
中学时,我迷上了写作,但作文被语文老师批“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我没有争辩,只是偷偷把写满故事的笔记本藏进抽屉,像野草把根系悄悄扎得更深。
多年后,当我靠文字养活自己时,才明白——野草的坚持,往往不被理解,但时间会证明它的价值。
野草的生长,注定要经历风雨。
我的青春,没有偶像剧里的浪漫和热血,更多的是现实的狼狈。
高考失利,去了不理想的大学;初恋无疾而终,对方留下一句“